EigenCloud革新云计算 打造可信任链下计算生态

EigenLayer推出革命性新平台EigenCloud

EigenLayer正式推出了其革命性新平台EigenCloud。为彰显对项目长期价值的坚定信心,某知名投资机构购买高达7000万美元的EIGEN代币,再次对EigenLayer进行了战略加码。

这不仅仅是一次产品发布和一轮融资,它标志着EigenLayer从一个底层的安全共享协议,正式迈向一个赋能万千应用的平台级生态。

为什么我们需要EigenCloud?

我们现在的数字生活有点"分裂"。

一方面,我们有区块链Web3,它的超能力是"信任"。比如以太坊上的DeFi,借钱还钱全靠代码,不用担心平台跑路。但它的问题也很明显:笨重且功能有限。你让它算个复杂的数学题都要消耗大量的Gas,更别提跑AI模型、玩大型游戏了。具体的限制包括:

  • 软件太少:Web2世界有成千上万的开源软件库,到了区块链这儿,大部分都用不了,得从零开始写

  • 硬件太弱:想用个GPU跑AI?没门儿。区块链上的所有电脑要避免顶级配置,否则就会有"鼓励中心化"的嫌疑。

  • 眼界太窄:区块链是个"自闭"系统,想知道今天天气怎么样?普通web2应用发一条http request就能得知。但是区块链上的dapp是无法发http request,外界的信息得靠"预言机"这个中介告诉你,但是预言机能提供的信息少得多。

另一方面,我们有云计算(Web2),比如大家熟悉的云服务提供商。它的超能力是"无所不能"。你想实现啥功能,它都能给你办得妥妥的,AI、大数据、社交媒体,全靠它。但它的命门也同样致命:你得无条件信任那个"中心化"的大公司。

看到了吗?一个安全但"残废",一个强大但"不可信"。EigenCloud就是要来治这个"分裂"的!它的天才想法是:把复杂的工作(应用逻辑)从笨重的区块链上搬出来,放到强大的云(链下)上去干,然后用区块链的"信任"魔法给这些云上的工作盖个"已验证,可信赖"的章。这样,我们不就两全其美了嘛!

EigenCloud的三大核心组件

比如,我们想开发一个名叫TrustEat的"去中心化外卖平台"。

  • 首先,由于这个"外卖平台"需要涉及复杂的路径规划算法、调用外部数据(比如天气API),这些复杂的计算与外部数据调用都是链上dApp所无力实现的,所以必须在链下完成。

  • 其实,这个"外卖平台"还涉及如何在平台、餐厅、骑手之间分成,还有发生纠纷时如何解决,这些需要引入"去中心化信任"的部分,需要实现在链上,以发挥区块链公开、透明的优势。

所以这个"去中心化外卖平台"是一个典型的需要链上链下融合的项目。EigenCloud作为一个"可验证云",提供了以下三个"核心组件"简化这样的项目的开发过程。

  1. EigenDA (档案室)
  • 干啥的:一个超大容量、超低成本的"公共数据墙"。所有链下计算的输入、输出、过程,都得写在这面墙上,公开透明,谁都能查。

  • 外卖平台的例子:你下的每一单,从下单时间、菜品价格,到骑手的GPS路线、送达时间,再到你的评价,所有信息都写在EigenDA这面"墙"上。想赖账?没门儿,有据可查!

  1. EigenVerify (通用法庭)
  • 干啥的:这是实现"可验证"的关键!一个随叫随到的"通用仲裁法庭" 。当有人对链下的计算结果有异议时,就把它叫来断案。

  • 外卖平台的例子:

    • 客观争议:你明明付了25块,但账单显示只付了20块。EigenVerify会像个会计一样,重新算一遍账,把错误揪出来。

    • 主观争议:你给了差评,说"外卖送来都凉了"。餐厅不服,说你是恶意差评。这时候,EigenVerify的验证者们就会组成一个"陪审团",他们会去EigenDA的"公共数据墙"上查证据:骑手是不是绕远了?送达时间是不是太长了?甚至可以引入第三方数据(比如当时是不是暴雨天)。最后,他们投票决定这个差评合不合理 。这,就是EigenVerify最牛的地方——验证主观问题!

  1. EigenCompute (一键部署平台 & 乐高工场)
  • 干啥的:

    • 首先,EigenCompute把所有底层的复杂玩意儿(比如如何写数据到EigenDA、如何调用EigenVerify)都打包好了。你只需要把你的代码打包成一个"Docker容器",往上一扔,EigenCompute就自动帮你搞定所有质押、记录、验证的脏活累活。EigenCompute使得开发者无须掌握复杂的区块链知识,让整个去中心化应用的开发过程就像普通Web2应用那么简单、丝滑。

    • 其次,EigenCompute的核心优势是让开发者可以轻松地组合和使用别人开发好的各种AVS,而不用"重新发明轮子"。这些AVS就像一个个已经造好的、功能各异的"智能乐高积木" 。EigenCompute通过标准化的接口和统一的支付模式,让组合这些AVS变得像搭乐高一样简单 。这极大地提升了开发效率、降低了开发门槛 。

    • 最后,开发者只需要构建、部署一次应用逻辑,EigenCompute在链下计算出来的结果可以被任何L1 或 L2链上的智能合约所使用,实现"一次构建,到处部署"的效果。

  • 外卖平台的例子:

    • 在过去,你可能需要自己从零开始写一个复杂的AI定价算法,或者自己搭建一个骑手信誉评分系统。但有了EigenCompute,需要AI定价?直接调用一个现成的、经过验证的"AI定价AVS"。需要处理用户数据?接入一个可靠的"数据处理AVS"。需要接入其他区块链的支付?集成一个安全的"跨链桥AVS"。

    • 开发者将自己的代码(既包括自己开发的代码,也包括调用其他AVS的代码)打包成Docker,就可以"一键部署"到EigenCompute,这样,一个去中心化外卖平台就跑起来了!

当你真正拿起手机,在"TrustEat"上点一份外卖时,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1. 第1步:链上触发。你选好了菜,点击"下单支付"。这时,你在区块链上的TrustEat智能合约里发起了一个请求。这个请求并不会立刻在链上完成复杂的费用计算,因为那样太慢也太贵了。相反,智能合约会像发出一个"信号弹",触发链下的EigenCloud开始工作,让它去计算这次订单的总费用以及具体该如何分账。

  2. 第2步:链下计算与验证。链下的EigenCompute立刻接到了任务。它开始运行复杂的计价程序,可能会调用其他AVS来获取实时天气和交通状况,以计算出最公道的配送费。关键的一步来了:这次计算的所有输入(你的订单、餐厅位置、天气数据等)和最终输出(总价XX元,其中餐厅收A元、骑手收B元、平台收C元),都会被打包好,发布到EigenDA这个"公共档案室"进行公示。与此同时,EigenVerify时刻监督着这一切。在默认情况下,它相信计算结果是正确的。但一旦任何人(你、餐厅或骑手)对这个结果提出异议,EigenVerify就会立刻介入,利用EigenDA上的公开数据进行审查或仲裁,确保结果绝对公正。

  3. 第3步:链上结算。当计算结果通过验证(或者在没人提出异议的短暂公示期后),一个带有"已验证"金牌标签的结果,会被安全地传递回链上的TrustEat智能合约。智能合约收到结果,就会放心地执行最后一步:从你授权的钱包里扣除总费用,将款项按比例打给餐厅、骑手和平台,完成结算。

EIGEN 和 bEIGEN:驱动系统的两种"钞票"

要让这么个庞大的系统运转起来,肯定需要"燃料",这个燃料就是EIGEN代币。但它很特别,搞了个"双代币"模式。

  • EIGEN:这就是普通的"现金",你可以在交易所随便买卖,也可以拿去搞DeFi理财。持有它的人,不用管EigenCloud内部那些复杂的质押、吵架、分叉的事儿。岁月静好,与你无关。

  • bEIGEN:你可以理解为"工作证"。当你想参与到EigenCloud的建设中,比如当个"陪审员"赚取仲裁费,你就得把你的EIGEN"现金"质押起来,换成这个bEIGEN"工作证"。拿了工作证,就意味着你承诺会诚实工作。如果你乱投票、干坏事,你这个"工作证"(连同你质押的现金)就会被Slash。

这个设计非常聪明,它把投机者和建设者分开了,让整个系统更稳定。

那万一,持有"工作证"的大多数人都联合起来干坏事怎么办?比如超过一半的"陪审员"都收了黑钱,故意判错案子。这时候,就要祭出终极武器了——可分叉性 (Forkability)。

任何一个诚实的少数派,只要他坚信多数派是错的,他就可以付出巨大的代价(比如销毁自己的一部分代币)来启动一次"分叉"。这时候,EIGEN代币就会分裂成两个版本:一个跟着坏蛋们走的老版本,一个代表正义的新版本。

然后,整个社区,包括交易所、用户、项目方,都要来选边站队,用"钱"(EIGEN代币)投票。如果大家都支持代表正义的新版本。这么一来,那些作恶的多数派手里的老版本代币,瞬间就变得一文不值,他们的全部身家就这么灰飞烟灭了。

正是因为有这个"同归于尽"的核武器在,才没人敢轻易大规模作恶。这为解决那些最棘手的主观问题(比如"外卖送来都凉了"),提供了最终的信任保障。

ZK协处理器:前车之鉴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将复杂的计算迁移到链下的思路,并非EigenCloud首创。之前有一个非常火的概念叫"ZK Coprocessor"(ZK协处理器),这种技术同样将复杂的计算迁移到链下完成,然后将计算结果提交到链上的智能合约。伴随着链下结果一同提交的还有一个ZK Proof,链上合约检查这个ZK Proof,就能确保整个链下计算安全、有效、可靠。ZK Coprocessor通过ZK技术实现了"链下复杂计算+链上信任"的融合。

EigenCloud与ZK Coprocessor要实现同样的目标,但是技术路线有所不同:

  • ZK协处理器:它像一个严谨的数学家。它能用密码学向你100%证明,一个客观事实的计算过程是正确的。比如"1+1=2",或者"这个月你的信用卡账单是1000元"。它追求的是数学上的绝对正确。但它没法告诉你"我和周杰伦谁唱歌好听"等主观问题。

  • EigenCloud:它更像一个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它用经济博弈(作恶就会亏大钱)和社会共识(最终由社区分叉来决定对错)来保证结果的可信。它的核心优势在于能处理那些主观可验证的问题,比如"我和周杰伦谁唱歌好听"(因为如果有人愿意为这个问题而

EIGEN-3.72%
ZK-3.41%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7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熊市搬砖侠vip
· 08-10 16:15
就这点资金还想搞生态?
回复0
德根赌徒vip
· 08-09 20:08
又一个割韭菜的云计算项目
回复0
FreeRidervip
· 08-09 20:06
暴涨预定~ EigenCloud牛批
回复0
破产倒计时vip
· 08-09 20:05
抄底又套了吧
回复0
区块链考古学家vip
· 08-09 20:04
资金盘又来新皮肤了
回复0
YieldHuntervip
· 08-09 20:00
老实说,70万个袋子看起来可疑……TVL比率需要更深入的分析。
查看原文回复0
Rugman_Walkingvip
· 08-09 19:49
又是割韭菜的新玩意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