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宇晨从亚轨道太空返回地球,刷新华人宇宙飞行纪录

波场 TRON 创办人孙宇晨搭乘蓝色起源「新谢泼德号」飞船成功完成亚轨道太空飞行,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华人商业宇航员。 (前情提要: 孙宇晨现身TRON. Inc.更名敲钟仪式,TRX储备策略开启加密资产新纪元) (背景补充:孙哥要飞了!孙宇晨将搭蓝色起源火箭射向太空,四年前2,800万美元拍得首席 ) 2025 年 8 月 3 日晚,波场 TRON 创办人孙宇晨 (Justin Sun) 搭乘蓝色起源 (Blue Origin)「新谢泼德号」飞船,成功完成亚轨道太空飞行。这标志着他正式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华人商业宇航员,也在商业航太领域写下了属于华人的历史性一页。 早在 2021 年,孙宇晨便以 2800 万美元的价格成功拍下「新谢泼德号」首次载人飞行的首发席位,并将全部竞标资金捐赠给蓝色起源旗下的「未来俱乐部」(Club for the Future),用于支持全球青少年的 STEM 教育。彼时他将这一席位保留至今,等待一个更具象征意义的时刻完成飞天梦想。 孙宇晨在飞行结束后表示,「为了这次飞行,我等待了整整四年。但我们终于实现了它。我非常感谢贝佐斯先生和他的团队让这一切成为可能。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当我从太空中望向地球时,地球真的非常渺小——但那是我们的家园。我们必须尽我们所能去保护它。这次是我迈向太空的第一次承诺和第一步,未来还会有更多。」 随着此次任务顺利完成,孙宇晨不仅成为最年轻的华人宇航员,也以实际行动呼应了「科技向善、探索无限」的理念,为全球青年树立了冒险与创新精神的范例。 华人企业家完成太空逐梦之旅 蓝色起源所采用的飞船由助推器以及太空舱共同组成。火箭助推器将太空舱送至约 75 公里的高度后,便会与太空舱分离;太空舱接着继续向上飞行,直至超过 100 公里的卡门线。乘客在舱内将会体验大约 4 分钟的失重状态;之后缓慢地降落至地面,整个旅程大概持续 10 分钟。 这一流程设计,既保证了飞行的安全,也最大化了乘客在太空的体验。截至目前,已有 70 余人透过蓝色起源的太空之旅实现了他们的航太梦想。 孙宇晨的太空之旅是其一贯冒险精神的巅峰体现。从创立波场 TRON 到推动区块链技术革新,他始终以无畏的勇气挑战未知,矢志不渝地追逐梦想。 作为中国最知名的 90 后的企业家之一,孙宇晨不仅在区块链领域开创了波场 TRON 的全球影响力,还透过此次太空壮举为华人赢得了世界性声誉。从成为最年轻的登上太空的华人企业家,到推动波场 TRON 成为全球用户超 3 亿的区块链平台,他用行动证明了华人的智慧与担当,为全球科技舞台上的华人形象增添了耀眼光芒。 无论是透过波场 TRON 的去中心化金融创新,还是以 2800 万美元竞标捐款支持前沿科技教育,孙宇晨始终站在科技与梦想的前沿,勇于尝试,引领变革。 从区块链到星际,孙宇晨再次成为第一 作为波场 TRON 的创办人,孙宇晨在区块链领域缔造了多项里程碑。截至目前,波场 TRON 全球用户突破 3.2 亿,链上 USDT 发行量达到 826 亿枚,日均活跃地址在 300 万以上,链上稳定币结算总额预计将在今年超过 Visa,成为全球稳定币生态的支柱和最重要的新型支付体系基础设施。 此次太空飞行还彰显了商业航太的蓬勃发展。蓝色起源已成功执行 10 余次载人飞行,累计将 70 余人送往太空边缘。孙宇晨的参与进一步证明,商业航太正从少数人的梦想变为普惠的现实。他还将此次太空之旅与青少年 STEM 教育联系起来,为全球青少年提供科学与技术学习的宝贵机会,展现了他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深远关怀。 「太空探索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孙宇晨表示,「我希望透过这次飞行,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科技与创新,共同塑造人类的星际未来。」 从完成人生逆袭进入北大,到创建了世界上最具影响力之一的区块链平台,再到进入太空完成星际之旅,他用无畏的冒险精神和矢志不渝的追梦信念,证明了华人的智慧与担当,也激励着全球创业者,勇于突破边界,追求卓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 BlockBeats 观点 相关报导 最年轻华人太空人!孙宇晨首登太空开创区块链新篇章 孙宇晨隔14年再登《亚洲周刊》封面,预言「比特币10年内挑战美元霸权」 孙宇晨在外国人眼中的谜样:那个男人吃下620万美元香蕉〈孙宇晨从亚轨道太空返回地球,刷新华人宇宙飞行纪录〉这篇文章最早发布于动区BlockTempo《动区动趋-最具影响力的区块链新闻媒体》。

TRX0.91%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