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ken2049后行业洞察:7大趋势引领加密新周期

robot
摘要生成中

Token2049后的加密货币行业洞察:主流叙事结构性转变

Token2049活动结束后,全球各地的加密货币创业者和从业者陆续离开新加坡,这座城市的加密氛围重新回归平静。在这段密集的交流讨论期间,我对新一轮周期的叙事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今年,加密货币行业的整体架构有了进一步的完善:

1. Omnichain仍是Layer0最耀眼的叙事

某互操作性项目不仅定义了超轻节点模式的全链互操作性,还创立了Omnichain Fungible Token(OFT)新标准。OFT为跨链转移提供了更加用户友好和高效的解决方案,包括v1和v2两个版本,其中v2可以支持非EVM链。此外,还有支持Omnichain NFT的OFNT721和OFNT1155标准。

已有多个项目采用了这一OFT标准,如某Layer2项目、某稳定币项目、某CDP协议等。

2. Layer1不再是本轮周期的主要叙事

本轮周期内,业内对Layer1赛道项目存在分歧。Move系新公链受到一定关注,但无论是专注DeFi还是NFT方向的新公链,或是支持多种编程语言的公链,似乎都未能获得广泛共识。

许多人不再相信会出现能超越以太坊的新公链,即使他们认为以太坊可能不是终局,也不愿在新Layer1方向上重点投入。当然,仍有一些机构继续投资新Layer1项目。

3. Layer2格局基本确定,中间件准备就绪

Optimistic Rollup主要由两大项目主导,第一梯队的ZK Rollup/zkEVM则包括多个知名项目。

ZK Rollup/zkVM配套的中间件也已就位,主要包括:

  • Sequencer:业内普遍呼吁去中心化Sequencer网络,已有多个头部项目。
  • Prover:已有多个项目专注于不同类型的ZK Proof。
  • 硬件加速器:为解决zkp生成速度问题,出现了针对性的硬件加速项目。

4. 中间件赛道不乏现金牛项目

ETH2.0之后,LSD赛道成为继比特币PoW挖矿后的第二个"现金牛"业务。以太坊PoS机制下,Staking年产值约68万ETH。这一赛道涌现出多个优质项目。

由于某项目提出的MEV-Boost作为PBS的实践,MEV赛道在Danksharding实施前就开始预演未来的利益分配机制。

5. 高收益率催生LSDFi和RWA应用机会

ETH Staking收益成为加密货币行业的"国债收益",LSDFi进一步提升ETH持有人收益率。目前以太坊PoS年化收益率约为3.6%,上海升级后,ETH Staking基本可随时退出,增加了长期持有者参与Staking的信心。

衍生出的LSDFi应用包括由LSD支持的稳定币、利率互换协议等。同时,美国国债较高的收益率也推动了RWA项目的发展。

6. 以大规模应用为目标,降低用户体验门槛成为底层需求

本轮周期的用户服务层出现多项创新,共同目标是降低用户体验门槛,最终实现大规模应用。

以意图为中心的项目旨在解决协议使用难度和最大化用户收益等问题。TGBot作为Web3+AI的落地应用之一,也致力于降低用户体验门槛。

7. 加密货币与AI结合成为热点

本次Token2049活动中,出现了多个加密货币与AI结合的项目,主要包括:

  • 链上交互自动化
  • To Earn模式赋能AI业务
  • Web3版对话型AI
  • ZKML(零知识机器学习)

新加坡作为连接东西方的重要枢纽,此次Token2049活动吸引了超过1万名参会者。大多数重要项目都参与其中,服务类项目主要参与主会场展台,叙事类项目则多举办Side Event。

尽管行业面临挑战,但继续构建仍是主流共识。

Token2049后漫谈Crypto:主流叙事结构性转变,市场不再迷信新公链

ETH-4.66%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分享
评论
0/400
共识机器人vip
· 07-30 12:26
又在套叙事?看吐了
回复0
解码先生vip
· 07-30 12:23
币圈真没啥新意思
回复0
瞎猫碰到死老鼠vip
· 07-30 12:20
交流了半天 还是韭菜阿
回复0
probably_nothing_anonvip
· 07-30 12:12
没风口没牛市也就真没啥新花样了...
回复0
TokenTaxonomistvip
· 07-30 12:07
实际上,生态系统表现出次优的进化指标,真无奈...
查看原文回复0
地平线猎手vip
· 07-30 12:02
呵 差不多得了吧还有啥变化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