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2025年7月9日,英伟达创造了历史性的里程碑,成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这一惊人成就不仅标志着英伟达在人工智能(AI)领域的主导地位,也引发了人们对AI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度思考。
虽然准确预测AI的未来走向颇具挑战性,但我们可以通过回顾历史数据,分析过去预测的失误原因,从而获得宝贵的洞察。这种历史视角为我们提供了理解AI发展轨迹的重要线索。
回顾AI近8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这个领域经历了多次起起落落。投资热情时而高涨,时而退潮;研发方法不断革新;公众对AI的态度也在好奇、焦虑和兴奋之间摇摆。这种复杂的发展态势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教训。
AI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43年12月,当时神经生理学家沃伦·S·麦卡洛克和逻辑学家沃尔特·皮茨发表了一篇开创性的论文《神经活动中固有观念的逻辑演算》。他们在文中提出了理想化和简化的神经元网络模型,探讨了这些网络如何通过脉冲传递来执行基本逻辑运算。
然而,这项研究也引发了争议。组织化学领域的先驱拉尔夫·利利指出,麦卡洛克和皮茨的工作缺乏实验依据,过于依赖逻辑和数学模型。随后,当这些理论假设未能得到实验验证时,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也对其提出了质疑。
这段早期历史揭示了AI研究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张力,这种张力在今天仍然存在。英伟达的成功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理论突破与实际应用的完美结合,但同时也提醒我们在AI发展过程中保持谨慎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展望未来,英伟达的成功无疑将继续推动AI领域的快速发展。然而,我们也需要注意到,技术进步并非总是线性的。AI的未来发展可能会面临各种挑战,包括伦理问题、隐私担忧以及潜在的技术瓶颈。
因此,我们在为英伟达的成就欢呼的同时,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AI的未来发展需要产业界、学术界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只有在充分考虑技术、伦理和社会影响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确保AI技术的发展真正造福人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