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GameFi破圈新配方:70%游戏+20%金融+10%迷因 回归人性需求是关键
GameFi破圈的关键:回归人性需求,70%Game+20%Fi+10%Meme
近期市场各个板块轮番开花,铭文、Solana、Depin等接连走强,似乎在预示着大牛市越来越近。作为老玩家,此时我们不禁会思考:接下来哪个板块会崛起?应该重点布局哪个赛道?
本文将重点探讨GameFi这个还有机会早期布局的赛道,分析GameFi破局的关键,以及Game和Fi的理想配比。
一、人性向左,GameFi向右
回顾上一轮GameFi热潮,无论是融资巨大但难产的3A链游大作,还是打着高收益噱头但不断死亡螺旋的P2E矿游,玩家始终困在"买NFT-做任务-获得代币"的怪圈中。这种设计过于强调人性中的"贪婪",却忽视了人性的其他需求。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财产的需求只是最底层的安全需求,更高级的还有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等需求。仅满足单一需求无法长期吸引用户,只有多层次需求都得到满足,人才会持续投入其中。
因此,Fi之于Game应该是"动力"而非"主力"。GameFi要想破圈,破的不是Web2和Web3的人群圈层,而是在需求圈层中不断向上突破,满足同一类人群的多层次需求。
二、70% Game+ 20% Fi+ 10% Meme
游戏已经深深刻进了人类DNA,从古埃及的塞尼特棋到现代电子游戏,游戏一直在满足人类的多元需求。相比其他Web3原生赛道,GameFi融合了Game和Fi,天然具备出圈的优势。
那么Game和Fi该如何配比才更健康?我提出一个破局的最佳配比公式:70%Game+20%Fi+10%Meme。
20%的Fi作为动力,推动用户进入Web3世界。但更重要的是将70%的重心放在Game本身的设计上,关注玩家的沉浸时间而非打金效率。再加入10%的Meme元素,让玩家从参与者变成创作者。
过去我们太关注玩家是否氪金、是否复投,却忽视了注意力本身就是钱。让玩家先沉浸,再用Fi推动新玩家进入,最后用Meme让玩家找到归属感,这种更健康的配比才是破局和留住用户的关键。
三、从0到1是创新,1+1+1>∞也是创新
在寻找具有创新性和破圈潜力的GameFi项目时,我们不必局限于从0到1的全新模式。1+1+1这种"组合式创新"可能是这轮GameFi创新的新趋势。
以我最近体验的链游Cards Ahoy为例,它融合了卡牌和自走棋玩法,实现了1+1>2的效果。这种组合已验证需求的创新模式,在游戏发展史上有很多成功案例。
Cards Ahoy在游戏性、经济模型、破圈能力等方面都做了不错的布局:
这种1+1+1式的组合创新项目具有更长的生命力,每个1背后都是一个已验证的需求。在这轮GameFi赛道中,寻找类似Cards Ahoy这样轻投入、重运营、微创新的多元素Web3游戏或许是不错的布局方向。
无论Game类型和Fi模式如何,最终能切中人性多数需求的项目,才是值得关注和布局的重点。回归人性需求,70%Game+20%Fi+10%Meme,或许是GameFi破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