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牛熊界定新标准:Z值与200日均线指引投资方向

robot
摘要生成中

加密市场如何界定牛熊?深入探究市场周期判断方法

加密货币市场正面临新一轮下行压力。截至4月中旬,除比特币外的加密货币总市值已从去年12月的1.6万亿美元高点降至9500亿美元,跌幅达41%。与此同时,风险投资规模也较2021-2022年高峰期下降了50%-60%。这些迹象都可能预示着新一轮"加密寒冬"的到来。

多重因素叠加导致市场情绪恶化,包括全球关税政策调整、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等。财政紧缩和关税政策持续对风险资产形成压制,导致投资决策陷入停滞。尽管监管环境有所改善,但在整体市场疲软的背景下,加密行业的复苏之路仍充满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应采取谨慎策略应对短期市场波动。但从中长期来看,我们仍对2025年下半年的市场表现保持乐观。预计加密资产价格有望在第二季度中后期企稳,为第三季度的反弹奠定基础。

Coinbase月度展望:新一轮"加密寒冬"来临,下半年市场将迎来反弹

牛熊市场的界定标准

传统股票市场通常以20%涨跌幅作为判断牛熊市的经验标准。然而,这一标准对于波动性更高的加密市场并不适用。加密资产经常在短时间内出现20%以上的价格波动,但这未必意味着市场趋势发生根本性变化。

此外,加密市场为全天候交易,使其成为全球风险情绪的敏感指标。在传统金融市场休市期间,加密资产往往对全球性事件有更强烈的反应。例如,在2022年美联储激进加息期间,比特币跌幅约为美股的3.5倍。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更适合加密市场的趋势判断指标。一个理想的指标应能反映价格走势与投资者心理之间的关系,捕捉长期趋势的转折点,而非简单的短期波动。

Coinbase月度展望:新一轮"加密寒冬"来临,下半年市场将迎来反弹

替代性指标分析

为更精准地反映市场趋势,我们尝试采用两类风险调整指标:

  1. 标准差衡量的风险调整后收益表现(Z值)
  2. 200日移动平均线(200DMA)

Z值能较好地反映加密市场的高波动性特征。例如,从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比特币相较前365日的平均表现下降了1.4个标准差,与同期美股1.3个标准差的下跌幅度相当。这表明比特币76%的跌幅与标普500指数22%的跌幅在风险调整后的程度上可视为相当。

Coinbase月度展望:新一轮"加密寒冬"来临,下半年市场将迎来反弹

然而,Z值模型在市场平稳时期信号较少,对趋势变化的反应可能不够灵敏。相比之下,200日移动平均线提供了一种更为简洁、稳健的方法来识别持续的市场趋势。它能有效平滑短期波动,并根据最新价格走势及时调整,从而提供更清晰的动能信号。

Coinbase月度展望:新一轮"加密寒冬"来临,下半年市场将迎来反弹

当前市场周期判断

那么目前加密市场是否已进入熊市阶段?我们需要从更全面的视角来评估。

比特币的200DMA模型显示,自3月下旬起,其急剧回调已进入熊市区间。而对涵盖市值前50代币的COIN50指数分析发现,该类资产整体自2月底以来已明显处于熊市状态。这与除比特币外的加密总市值大幅下跌的趋势相一致,反映出山寨币具有更高波动性与风险溢价。

Coinbase月度展望:新一轮"加密寒冬"来临,下半年市场将迎来反弹

综合来看,当前比特币与COIN50指数均已跌破各自200日移动平均线,这一信号表明市场可能正处于长期下行趋势的早期阶段。这与总市值下降和风险投资收缩的趋势相符,均为"加密寒冬"可能来临的重要特征。

Coinbase月度展望:新一轮"加密寒冬"来临,下半年市场将迎来反弹

因此,我们建议投资者在当前阶段保持防御性风险管理策略。尽管如此,我们仍预计加密资产价格有望在2025年第二季度中后期企稳,并为第三季度的改善奠定基础。在复杂的宏观环境下,保持谨慎观望仍是明智之选。

Coinbase月度展望:新一轮"加密寒冬"来临,下半年市场将迎来反弹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分享
评论
0/400
跑路预言家vip
· 07-10 13:24
反弹就完事儿了 看啥技术
回复0
纸手恐慌侠vip
· 07-10 12:32
抄底抄在半山腰了..
回复0
ZKSherlockvip
· 07-07 13:46
其实... 你的技术分析缺乏概率的严谨性,老实说
查看原文回复0
Moon火箭手vip
· 07-07 13:39
200均线触发逃逸失败,燃料耗尽
回复0
烧烤铭文师vip
· 07-07 13:31
死亡螺旋来了来了 等着收尸吧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