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3000万纪念】晒出我的Gate时刻,解锁限量好礼!
Gate用户突破3000万!这不仅是数字,更是我们共同的故事。
还记得第一次开通账号的激动,抢购成功的喜悦,或陪伴你的Gate周边吗?
📸 参与 #我的Gate时刻# ,在Gate广场晒出你的故事,一起见证下一个3000万!
✅ 参与方式:
1️⃣ 带话题 #我的Gate时刻# ,发布包含Gate元素的照片或视频
2️⃣ 搭配你的Gate故事、祝福或感言更佳
3️⃣ 分享至Twitter(X)可参与浏览量前10额外奖励
推特回链请填表单: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2
🎁 独家奖励:
🏆 创意大奖(3名):Gate × F1红牛联名赛车模型一辆
👕 共创纪念奖(10名): 国际米兰同款球员卫衣
🥇 参与奖(50名):Gate 品牌抱枕
📣 分享奖(10名):Twitter前10浏览量,送Gate × 国米小夜灯!
*海外用户红牛联名赛车折合为 $200 合约体验券,国米同款球衣折合为 $50 合约体验券,国米小夜灯折合为 $30 合约体验券,品牌抱枕折合为 $20 合约体验券发放
🧠 创意提示:不限元素内容风格,晒图带有如Gate logo、Gate色彩、周边产品、GT图案、活动纪念品、活动现场图等均可参与!
活动截止于7月25日 24:00 UTC+8
3
比特币白皮书的CPU挖矿设想与加密货币行业发展误区
比特币白皮书中的CPU挖矿设想与加密货币行业的发展误区
近期重读比特币白皮书时,我注意到中本聪描述了一个基于CPU算力竞争的时间戳系统。然而,这一设想在当今看来已经过时。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现代比特币挖矿已不再依赖CPU算力。其次,挖矿模式已从点对点竞争演变为集中化的矿池代理模式。这些变化反映了中本聪当时对未来发展缺乏全面预见,这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中本聪仍在,他很可能会对原始白皮书进行大幅修订。
这一思考引发了我对整个加密货币行业发展方向的反思。似乎许多创业者都陷入了某些固有思维模式中。例如,自2014年以来,业界普遍追随权益证明(PoS)和分片(Sharding)等概念。然而,这些方向在实践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即便是以太坊这样强大的PoS系统,也难以实现真正的自我持续增长。因为可用于质押以维护网络安全的资产总量是有限的,这种模式难以支撑一个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自适应共识系统。
当前以太坊及其二层网络的状态计算和变更仍局限于一层网络的全局状态树。这种架构下进行分片面临着根本性挑战,而二层网络的解决方案可能会分散对核心问题的注意力。
相比之下,一些早期参与者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例如,针对以太坊的扩容问题,有人提出了共享共识安全的方式来改造世界状态树计算,实现并行运算的分片。虽然这一方案尚未取得重大突破,但至少更接近问题的核心。
回顾比特币的设计,其无状态计算的UTXO账户模型天然支持链下的无限并发计算。闪电网络正是这一特性的实际应用。
这些观察表明,重新审视加密货币技术的历史根源,包括中本聪时代甚至更早的计算机科学理论,对于推动行业创新至关重要。我们不应将视野局限于某个特定时期或个人的思想框架内,而是要放眼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以更全面的视角探索未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