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预测:以太坊 2035 将成为全球结算层,ETH 达到 100000 美元

OpenAI 旗下人工智慧模型 ChatGPT 预测,2035 年,以太坊(ETH)将成为医疗记录、数位身分证和投票等系统的支柱。ChatGPT 为 ETH 提供了三种价格轨迹,估计最高可以达到 100,000 美元。

为了探索以太坊的未来十年,币圈媒体要求 ChatGPT 对 ETH 的价格做出明智的预测。虽然人工智慧无法准确预测未来,但它可以分析过去的趋势和宏观经济动态,从而提供合理的愿景。

以太坊(ETH)价格预测:ChatGPT 认为最高可达 10 万美元以上

到 2035 年,ChatGPT 根据未来十年的不同情境提供了 3 种不同的价格估算:

保守:2万美元

中性:40,000–50,000 美元

看涨:10 万美元以上

ChatGPT 表示:「如果以太坊成为人工智慧、金融和数位身分的全球结算层,那么六位数的 ETH 就不是白日梦了。」

但它强调,要能实现价格目标,以太坊必须「完美的执行、持续的权力下放和监管中立」。

仅根据以太坊的过去来预测其未来可能会产生危险的误导。

正如分析师 Valdrin Tahiri 所解释的那样,自 2015 年 7 月以来,以太坊的价格已经上涨了惊人的 126,250%。

(来源:Trading View)

如果复制这种成长势头,到 2035 年,每枚 ETH 的价格将达到天文数字 250 万美元,Tahiri 认为这种情况「极不可能发生」。

相反,Tahiri 指出,自 2017 年以来,以太坊的价格走势一直受到长期交易管道的影响,并故意将前两年排除在外,因为这两年的成长速度异常迅猛。

根据该模型,他估计到 2035 年,该频道的中线将在 80,000 美元左右,下限和上限将在 25,000 美元至 800,000 美元之间。

这提供了基于历史模式而非推测性希望的广泛潜在结果。

然而,Tahiri 指出,单凭图表无法决定以太坊的命运,而是指出了关键的外部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以太坊及其扩展解决方案的更广泛采用、去中心化金融和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的扩展、宏观经济和监管发展,或许最关键的是来自其他 Layer-1 区块链的竞争。」

以太坊在未来的角色

ChatGPT 认为,以太坊与现实世界的融合可能在未来十年重塑现代社会的基础。

该人工智慧表示:「以太坊的存在可能会深深嵌入管理身份、金融、治理和机器协调的系统中。」

最明显的例子之一可能是 2035 年的全球医疗保健。

ChatGPT 写道:「想像一下,您走进一家医院,无需填写无尽的表格或等待传统系统来验证您的保险,而是使用与基于以太坊的身份绑定的加密证明立即对您的医疗记录进行验证。」

它补充说:「这些将保护您的隐私,同时提供对授权提供者的无缝访问。」

ChatGPT 也提出了未来政府可能会在以太坊上发布官方身分证明的设想。

「灵魂绑定代币」的概念,即链上数位凭证,被认为是国家身分证系统的潜在演变。

这些代币可以为护照控制和选民登记等事务提供动力,同时确保公民所有权。

用 ChatGPT 的话来说,这样的系统将:「简化从投票到护照检查的一切流程。」

ChatGPT 所设想的未来是,以太坊不再被视为一种不稳定的「加密」资产,而是类似于网路基础设施的基础协定。

在这个想像的未来中,以太坊并不是人们谈论的东西,甚至不知道他们正在使用的东西。

就像网路无形的骨干 TCP/IP 一样,以太坊可能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ChatGPT 解释道:「用户甚至可能不知道他们正在使用以太坊。」

金融应用程式、钱包和合规工具可以抽像出技术细节,提供无缝体验,同时以太坊悄悄地为后端提供支援。

ChatGPT 表示:「监管机构不会将其视为威胁,而是将其视为类似于互联网的中立协议。」

它补充说:「以太坊可以成为私人资本和公共机构进行交易、裁决和创新的中立场所。」

以太坊可能变得像 TCP/IP 一样无形却又不可或缺的想法是基于非常乐观的假设。

监管机构是否会完全接受以太坊作为中立的数位基础设施还远未确定。

政府可能会选择他们可以监控和控制的许可区块链。

此外,尽管使用者友善工具越来越多,但以太坊在技术上仍然要求很高。

诸如 Gas 费用和私钥管理等概念仍然是大规模采用的主要障碍。

为了让以太坊真正消失在数位背景中,它需要在可用性和用户教育方面取得根本性的进步,但这在未来十年内还远远无法保证。

ETH-6.08%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