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6月通胀温和回升至2.7%,核心通胀黏性犹存

robot
摘要生成中

美国6月通胀数据呈现温和回升态势,总体CPI环比上涨 0.3%,同比增速达2.7%,创下四个月来新高,但仍符合市场预期。

而核心 CPI 指标,在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环比微增0.2%,年率升至2.9%,与预期相符。

此前,通胀率全年一直呈下降趋势,1月份总体CPI年率为3%,尽管人们担心特朗普的贸易战会推高物价,但随后几个月通胀率涨幅逐渐放缓。 关税政策是关键影响因素 尽管6月份数据对各大行业的价格影响并不一致,但有迹象表明关税正在推高整体数据。受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政策影响,6月份服装价格上涨0.4%,家居用品更录得1%的显著涨幅; 而新车和二手车价格却分别下降0.3%和0.7%,反映出不同行业对成本压力的传导能力存在差异。

美国所有城市CPI平均值 | 来源:美国劳工统计局 其中住房成本继续成为主要推手,虽然环比仅上涨0.2%,但同比增幅高达3.8%,持续对整体物价水平形成支撑。 安联贸易经济学家 Dan North 指出,当前数据尚未完全反映关税影响,但成本转嫁只是时间问题。这种结构性分化使政策制定者面临更复杂的决策环境,特别是当能源价格反弹0.9%、医疗服务成本攀升0.6%的同时,经通胀调整后的实际时薪却环比下降0.1%,这些数据均能凸显出消费者的购买力,正在面临新的挑战。 政策分歧及对金融市场影响 特朗普总统此前多次在社交媒体发声,强烈要求美联储立即降息3个百分点,并声称此举每年可节省万亿美元支出。然而美联储显然保持着政策定力,市场普遍预期其将在 7 月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最早可能要到 9月才会实施25个基点的温和降息。

这种政策分歧源于双方对经济形势的截然不同判断。白宫方面认为关税并未加剧通胀,当前通胀水平已为降息提供充足空间,可立即实施降息策略;而美联储则认为美国经济目前状况足够强劲,可等待观察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后再采取降息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市场对这份通胀报告反应相对平淡,股市期货和国债收益率波动有限,反映出投资者已经消化了通胀路径的不确定性。 结语: 综上, 这份看似平稳的数据背后暗藏重要转折信号。如果未来几个月关税对物价的传导效应进一步显现,当前2.7%的通胀水平可能只是新一轮价格上涨周期的开始。 这种潜在变化也将迫使美联储在控制通胀和维持经济增长之间,做出更加艰难的政策抉择,而9月是否降息将成为观察其政策取向的关键时点。 #CPI #关税 #降息预期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