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召集令】
廣場家人們注意啦!Gate Travel 已經上線~ 機票+酒店一站式預訂,還能用加密貨幣直接付款 💸
所以說,你的錢包和你的旅行夢終於可以談戀愛了 😎 💕
現在廣場開啓 #GateTravel旅行分享官# 活動,邀你來秀旅行靈感 & 使用體驗!💡
🌴 參與方式:
1️⃣ 在【廣場】帶話題 #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 發帖
2️⃣ 你可以:
你最想用 Gate Travel 去的目的地(私藏小島 or 網紅打卡點都行)
講講用 Gate Travel 訂票/訂酒店的奇妙體驗
放放省錢/使用攻略,讓大家省到笑出聲
或者直接寫一篇輕鬆的 Gate Travel 旅行小故事
📦 獎勵安排,走起:
🏆 優秀分享官(1 名):Gate 旅行露營套裝
🎖️ 熱門分享官(3 名):Gate 旅行速乾套裝
🎉 幸運參與獎(5 名):Gate 國際米蘭旅行小夜燈
*海外用戶 旅行露營套裝 以 $100 合約體驗券,旅行速乾套裝 以 $50 合約體驗券折算,國際米蘭旅行小夜燈以 $30合約體驗券折算。
📌 優質內容將有機會得到官方帳號轉發翻牌提升社區曝光!
📌 帖文將綜合互動量、內容豐富度和創意評分。禁止小號刷貼,原創分享更容易脫穎而出!
🕒 8月20 18:00 - 8月28日 24:00 UTC+
【WebX 2025】日本的BIT幣ETF:可行性和需要克服的挑戰
日本的比特幣ETF面臨現行投資信托規則下的監管障礙,預計最早在2027年推出,除非改革加速。
保管風險是最大的障礙,因爲信托銀行不願意在沒有類似於美國模式的明確責任框架下處理加密資產。
投資者需求強勁,機構調查顯示60%的興趣在於加密貨幣曝光,而零售採用通過ETF和NISA整合即將激增。
日本正在討論推出首個比特幣ETF。監管機構、資產管理者和專家們正在權衡法律、稅收和托管挑戰,因爲全球同行加速數字資產的採用。
介紹
在2025年東京WebX大會上,最受期待的會議之一集中於在日本推出比特幣ETF的可行性。
在美國於2024年批準現貨比特幣ETF之後——吸引了超過15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日本的監管機構、資產管理公司和金融機構現在正在討論日本是否可以效仿。
由CoinDesk JAPAN的上本幸主持,討論小組匯聚了來自SBI全球資產管理公司、野村證券和KPMG日本的領導者。
他們的討論揭示了對增長的強烈樂觀情緒以及仍然存在的重大法律和操作障礙。
全球背景:美國和其他市場
美國批準現貨比特幣ETF的決定重塑了全球投資格局。
機構投資者迅速採用了該產品,而散戶交易者則獲得了對比特幣的合規和可及的投資機會。包括加拿大、新加坡、英國和迪拜在內的其他司法管轄區也迅速採取措施,擁抱類似的框架,力求成爲數字資產金融的競爭性全球中心。
WebX的專家小組強調了日本可能失去其作爲加密先鋒的早期聲譽的風險。
正如SBI的Asakura所指出的,美國政策制定者——包括聯邦儲備和財政部——已經明確將比特幣視爲“數字黃金”。這種監管清晰度推動了採用,並使加密資產在主流金融系統中獲得合法地位。如果不及時進行改革,日本風險將被更快速發展的市場超越。
日本當前的立場
盡管在加密貨幣監管方面早期處於領先地位,日本在採用數字資產的ETF結構方面一直持謹慎態度。
根據投資信托執行令,允許的基礎資產列表不包括加密貨幣。這阻止了以比特幣爲基礎的標準投資信托ETF的創建。
替代結構,如基於期貨的產品或圍繞外國ETF的包裝,也面臨監管指導下的限制。稅收增加了另一層復雜性。雖然ETF可能會受益於20%的單獨稅率,但現貨交易的稅收方式不同,這引發了市場失衡的擔憂。
野村的池田肇強調,機構的需求很強烈。
調查顯示,超過60%的日本機構投資者希望獲得加密貨幣的曝光,超過一半的人更希望通過ETF來實現。但如果不進行改革,這一需求將繼續在海外得到滿足,而不是在國內。
監管路徑和時間表
討論中概述了兩條潛在路徑:
立法改革 – 對《金融工具與交易法》的修正將把加密貨幣歸類爲“特定資產”,從而允許建立ETF。這預計將在2026年國會會議上進行辯論,可能於2027年春季實施。
行政調整 – 一種更快的替代方案將涉及修訂執法命令,而無需等待全面立法批準。這可能允許比特幣連結的ETF,通過將其與類似商品的結構(如黃金)結合,提前進入市場。
雖然2027年是官方的時間框架,但小組成員警告說,等待可能會使日本在很大程度上落後於香港、新加坡和迪拜,這些地方都在迅速發展。
保管和信托銀行:一個主要障礙
保管仍然是最具挑戰性的方面之一。
在日本的ETF模式中,信托銀行必須持有基礎資產。然而,由於加密貨幣托管涉及無法完全消除的風險,如黑客攻擊或資產損失,許多銀行對此持謹慎態度。
KPMG的Kenji Hoki解釋道,除非建立明確的責任框架,否則信托銀行將避免承擔責任。在美國,保管人按照模型運作,超出保險限額的損失由投資者承擔。如果信托銀行要參與,日本需要採取類似的清晰度。在此之前,保管將仍然是一個瓶頸。
市場潛力與投資者需求
如果獲得批準,比特幣ETF可能會改變日本的金融格局。
日本已經擁有1250萬個加密貨幣交易帳戶,而NISA帳戶則有2600萬個。將比特幣ETF整合到如SBI證券或樂天等機構的證券帳戶中,將顯著擴大訪問。
對於機構投資者來說,比特幣ETF提供了多元化的好處和投資組合的韌性。
與美國一樣,基金經理將面臨壓力,必須將比特幣納入投資組合,以避免落後於同行。對於散戶投資者而言,ETF將允許他們無縫地融入每月儲蓄計劃和稅收優惠的投資工具,如NISA和iDeCo。這一轉變將使比特幣從投機交易提升爲主流資產類別。
稅收與競爭壓力
稅收處理將是決定性的。
與現貨交易相比,優惠的ETF稅收可能會導致市場扭曲。爲了確保不同投資者羣體和產品提供商之間的公平性,必須保持一致性。
與此同時,區域競爭加劇。新加坡、香港和迪拜已經提供數字資產ETF並吸引全球資本。日本能否跟上步伐將決定東京是否能夠繼續作爲領先的金融中心,或被邊緣化。
前進的戰略選擇
小組強調了幾種方法:
一旦法規允許,將外國比特幣ETF包裝以便國內分發。
創建將比特幣敞口與黃金等傳統商品連接的混合產品。
推出分階段的產品,從期貨或信托包裝結構開始,然後轉向現貨ETF。
加深監管機構與私營機構之間的對話,以加速改革。
結論
WebX 2025 會議明確了一點:在日本,比特幣ETF不是“是否”的問題,而是“何時”的問題。
機構和零售的需求是不可否認的,但障礙是真實存在的——保管、稅收和法律改革仍然沒有解決。
最早的現實啓動時間是2027年,不過如果有政治意願和監管靈活性,可能會更早到來。
不確定的是,日本是否會在數字金融方面領先,還是會落後於全球競爭對手。比特幣ETF已不僅僅是一個金融產品——它是測試日本是否準備好迎接下一階段金融創新的試金石。
〈【WebX 2025】日本的比特幣ETF:可行性與挑戰〉這篇文章最早發布於《CoinR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