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genCloud革新雲計算 打造可信任鏈下計算生態

EigenLayer推出革命性新平台EigenCloud

EigenLayer正式推出了其革命性新平台EigenCloud。爲彰顯對項目長期價值的堅定信心,某知名投資機構購買高達7000萬美元的EIGEN代幣,再次對EigenLayer進行了戰略加碼。

這不僅僅是一次產品發布和一輪融資,它標志着EigenLayer從一個底層的安全共享協議,正式邁向一個賦能萬千應用的平台級生態。

爲什麼我們需要EigenCloud?

我們現在的數字生活有點"分裂"。

一方面,我們有區塊鏈Web3,它的超能力是"信任"。比如以太坊上的DeFi,借錢還錢全靠代碼,不用擔心平台跑路。但它的問題也很明顯:笨重且功能有限。你讓它算個復雜的數學題都要消耗大量的Gas,更別提跑AI模型、玩大型遊戲了。具體的限制包括:

  • 軟件太少:Web2世界有成千上萬的開源軟體庫,到了區塊鏈這兒,大部分都用不了,得從零開始寫

  • 硬件太弱:想用個GPU跑AI?沒門兒。區塊鏈上的所有電腦要避免頂級配置,否則就會有"鼓勵中心化"的嫌疑。

  • 眼界太窄:區塊鏈是個"自閉"系統,想知道今天天氣怎麼樣?普通web2應用發一條http request就能得知。但是區塊鏈上的dapp是無法發http request,外界的信息得靠"預言機"這個中介告訴你,但是預言機能提供的信息少得多。

另一方面,我們有雲計算(Web2),比如大家熟悉的雲服務提供商。它的超能力是"無所不能"。你想實現啥功能,它都能給你辦得妥妥的,AI、大數據、社交媒體,全靠它。但它的命門也同樣致命:你得無條件信任那個"中心化"的大公司。

看到了嗎?一個安全但"殘廢",一個強大但"不可信"。EigenCloud就是要來治這個"分裂"的!它的天才想法是:把復雜的工作(應用邏輯)從笨重的區塊鏈上搬出來,放到強大的雲(鏈下)上去幹,然後用區塊鏈的"信任"魔法給這些雲上的工作蓋個"已驗證,可信賴"的章。這樣,我們不就兩全其美了嘛!

EigenCloud的三大核心組件

比如,我們想開發一個名叫TrustEat的"去中心化外賣平台"。

  • 首先,由於這個"外賣平台"需要涉及復雜的路徑規劃算法、調用外部數據(比如天氣API),這些復雜的計算與外部數據調用都是鏈上dApp所無力實現的,所以必須在鏈下完成。

  • 其實,這個"外賣平台"還涉及如何在平台、餐廳、騎手之間分成,還有發生糾紛時如何解決,這些需要引入"去中心化信任"的部分,需要實現在鏈上,以發揮區塊鏈公開、透明的優勢。

所以這個"去中心化外賣平台"是一個典型的需要鏈上鏈下融合的項目。EigenCloud作爲一個"可驗證雲",提供了以下三個"核心組件"簡化這樣的項目的開發過程。

  1. EigenDA (檔案室)
  • 幹啥的:一個超大容量、超低成本的"公共數據牆"。所有鏈下計算的輸入、輸出、過程,都得寫在這面牆上,公開透明,誰都能查。

  • 外賣平台的例子:你下的每一單,從下單時間、菜品價格,到騎手的GPS路線、送達時間,再到你的評價,所有信息都寫在EigenDA這面"牆"上。想賴帳?沒門兒,有據可查!

  1. EigenVerify (通用法庭)
  • 幹啥的:這是實現"可驗證"的關鍵!一個隨叫隨到的"通用仲裁法庭" 。當有人對鏈下的計算結果有異議時,就把它叫來斷案。

  • 外賣平台的例子:

    • 客觀爭議:你明明付了25塊,但帳單顯示只付了20塊。EigenVerify會像個會計一樣,重新算一遍帳,把錯誤揪出來。

    • 主觀爭議:你給了差評,說"外賣送來都涼了"。餐廳不服,說你是惡意差評。這時候,EigenVerify的驗證者們就會組成一個"陪審團",他們會去EigenDA的"公共數據牆"上查證據:騎手是不是繞遠了?送達時間是不是太長了?甚至可以引入第三方數據(比如當時是不是暴雨天)。最後,他們投票決定這個差評合不合理 。這,就是EigenVerify最牛的地方——驗證主觀問題!

  1. EigenCompute (一鍵部署平台 & 樂高工場)
  • 幹啥的:

    • 首先,EigenCompute把所有底層的復雜玩意兒(比如如何寫數據到EigenDA、如何調用EigenVerify)都打包好了。你只需要把你的代碼打包成一個"Docker容器",往上一扔,EigenCompute就自動幫你搞定所有質押、記錄、驗證的髒活累活。EigenCompute使得開發者無須掌握復雜的區塊鏈知識,讓整個去中心化應用的開發過程就像普通Web2應用那麼簡單、絲滑。

    • 其次,EigenCompute的核心優勢是讓開發者可以輕鬆地組合和使用別人開發好的各種AVS,而不用"重新發明輪子"。這些AVS就像一個個已經造好的、功能各異的"智能樂高積木" 。EigenCompute通過標準化的接口和統一的支付模式,讓組合這些AVS變得像搭樂高一樣簡單 。這極大地提升了開發效率、降低了開發門檻 。

    • 最後,開發者只需要構建、部署一次應用邏輯,EigenCompute在鏈下計算出來的結果可以被任何L1 或 L2鏈上的智能合約所使用,實現"一次構建,到處部署"的效果。

  • 外賣平台的例子:

    • 在過去,你可能需要自己從零開始寫一個復雜的AI定價算法,或者自己搭建一個騎手信譽評分系統。但有了EigenCompute,需要AI定價?直接調用一個現成的、經過驗證的"AI定價AVS"。需要處理用戶數據?接入一個可靠的"數據處理AVS"。需要接入其他區塊鏈的支付?集成一個安全的"跨鏈橋AVS"。

    • 開發者將自己的代碼(既包括自己開發的代碼,也包括調用其他AVS的代碼)打包成Docker,就可以"一鍵部署"到EigenCompute,這樣,一個去中心化外賣平台就跑起來了!

當你真正拿起手機,在"TrustEat"上點一份外賣時,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1. 第1步:鏈上觸發。你選好了菜,點擊"下單支付"。這時,你在區塊鏈上的TrustEat智能合約裏發起了一個請求。這個請求並不會立刻在鏈上完成復雜的費用計算,因爲那樣太慢也太貴了。相反,智能合約會像發出一個"信號彈",觸發鏈下的EigenCloud開始工作,讓它去計算這次訂單的總費用以及具體該如何分帳。

  2. 第2步:鏈下計算與驗證。鏈下的EigenCompute立刻接到了任務。它開始運行復雜的計價程序,可能會調用其他AVS來獲取實時天氣和交通狀況,以計算出最公道的配送費。關鍵的一步來了:這次計算的所有輸入(你的訂單、餐廳位置、天氣數據等)和最終輸出(總價XX元,其中餐廳收A元、騎手收B元、平台收C元),都會被打包好,發布到EigenDA這個"公共檔案室"進行公示。與此同時,EigenVerify時刻監督着這一切。在默認情況下,它相信計算結果是正確的。但一旦任何人(你、餐廳或騎手)對這個結果提出異議,EigenVerify就會立刻介入,利用EigenDA上的公開數據進行審查或仲裁,確保結果絕對公正。

  3. 第3步:鏈上結算。當計算結果通過驗證(或者在沒人提出異議的短暫公示期後),一個帶有"已驗證"金牌標籤的結果,會被安全地傳遞回鏈上的TrustEat智能合約。智能合約收到結果,就會放心地執行最後一步:從你授權的錢包裏扣除總費用,將款項按比例打給餐廳、騎手和平台,完成結算。

EIGEN 和 bEIGEN:驅動系統的兩種"鈔票"

要讓這麼個龐大的系統運轉起來,肯定需要"燃料",這個燃料就是EIGEN代幣。但它很特別,搞了個"雙代幣"模式。

  • EIGEN:這就是普通的"現金",你可以在交易所隨便買賣,也可以拿去搞DeFi理財。持有它的人,不用管EigenCloud內部那些復雜的質押、吵架、分叉的事兒。歲月靜好,與你無關。

  • bEIGEN:你可以理解爲"工作證"。當你想參與到EigenCloud的建設中,比如當個"陪審員"賺取仲裁費,你就得把你的EIGEN"現金"質押起來,換成這個bEIGEN"工作證"。拿了工作證,就意味着你承諾會誠實工作。如果你亂投票、幹壞事,你這個"工作證"(連同你質押的現金)就會被Slash。

這個設計非常聰明,它把投機者和建設者分開了,讓整個系統更穩定。

那萬一,持有"工作證"的大多數人都聯合起來幹壞事怎麼辦?比如超過一半的"陪審員"都收了黑錢,故意判錯案子。這時候,就要祭出終極武器了——可分叉性 (Forkability)。

任何一個誠實的少數派,只要他堅信多數派是錯的,他就可以付出巨大的代價(比如銷毀自己的一部分代幣)來啓動一次"分叉"。這時候,EIGEN代幣就會分裂成兩個版本:一個跟着壞蛋們走的老版本,一個代表正義的新版本。

然後,整個社區,包括交易所、用戶、項目方,都要來選邊站隊,用"錢"(EIGEN代幣)投票。如果大家都支持代表正義的新版本。這麼一來,那些作惡的多數派手裏的老版本代幣,瞬間就變得一文不值,他們的全部身家就這麼灰飛煙滅了。

正是因爲有這個"同歸於盡"的核武器在,才沒人敢輕易大規模作惡。這爲解決那些最棘手的主觀問題(比如"外賣送來都涼了"),提供了最終的信任保障。

ZK協處理器:前車之鑑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種將復雜的計算遷移到鏈下的思路,並非EigenCloud首創。之前有一個非常火的概念叫"ZK Coprocessor"(ZK協處理器),這種技術同樣將復雜的計算遷移到鏈下完成,然後將計算結果提交到鏈上的智能合約。伴隨着鏈下結果一同提交的還有一個ZK Proof,鏈上合約檢查這個ZK Proof,就能確保整個鏈下計算安全、有效、可靠。ZK Coprocessor通過ZK技術實現了"鏈下復雜計算+鏈上信任"的融合。

EigenCloud與ZK Coprocessor要實現同樣的目標,但是技術路線有所不同:

  • ZK協處理器:它像一個嚴謹的數學家。它能用密碼學向你100%證明,一個客觀事實的計算過程是正確的。比如"1+1=2",或者"這個月你的信用卡帳單是1000元"。它追求的是數學上的絕對正確。但它沒法告訴你"我和周傑倫誰唱歌好聽"等主觀問題。

  • EigenCloud:它更像一個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它用經濟博弈(作惡就會虧大錢)和社會共識(最終由社區分叉來決定對錯)來保證結果的可信。它的核心優勢在於能處理那些主觀可驗證的問題,比如"我和周傑倫誰唱歌好聽"(因爲如果有人願意爲這個問題而

EIGEN-1.13%
ZK-0.48%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7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熊市搬砖侠vip
· 23小時前
就这点资金还想搞生态?
回復0
德根赌徒vip
· 08-09 20:08
又一个割韭菜的云计算项目
回復0
FreeRidervip
· 08-09 20:06
暴涨预定~ EigenCloud牛批
回復0
破产倒计时vip
· 08-09 20:05
抄底又套了吧
回復0
区块链考古学家vip
· 08-09 20:04
资金盘又来新皮肤了
回復0
YieldHuntervip
· 08-09 20:00
老实说,70万个袋子看起来可疑……TVL比率需要更深入的分析。
查看原文回復0
Rugman_Walkingvip
· 08-09 19:49
又是割韭菜的新玩意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