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NERO发帖挑战# 秀觀點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Gate NERO生態周來襲!發帖秀出NERO項目洞察和活動實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優質發帖用戶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參與:
1️⃣ 調研NERO項目
對NERO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NERO生態周相關活動,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NERO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以下活動連結):
NERO Chain (NERO) 生態周:Gate 已上線 NERO 現貨交易,爲回饋平台用戶,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餘幣寶已上線 NERO,邀您體驗。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質量帖子Tips:
教程越詳細、圖片越直觀、互動量越高,獲獎幾率越大!
市場見解獨到、真實參與經歷、有帶新互動者,評選將優先考慮。
帖子需原創,字數不少於250字,且需獲得至少3條有效互動
原生加密世界正邁向合規化:穩定幣、鏈上霸權與注意力經濟引發思考
原生加密的末法時代
一、合規的必然
過去十餘年,區塊鏈技術爲世界提供了一片監管的荒原。雖然中本聰的點對點電子支付系統未能完全實現,但它打開了一個平行世界的大門。在這個世界裏,傳統的法律、政府和社會約束似乎都失去了效力。
監管真空是推動加密行業發展的核心動力。從最初的ICO到後來的DeFi熱潮,再到現在所謂的"超級應用"穩定幣,無一不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正是擺脫了傳統金融的束縛,才造就了今天的加密世界。
然而,隨着行業的發展,合規化似乎成爲了一種不可避免的趨勢。或許是從比特幣ETF獲批的那一刻開始,又或者是從某些政治事件發生之後,原生加密世界似乎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行業開始主動尋求合規,試圖彌補與傳統金融之間的鴻溝。穩定幣、實物資產代幣化、支付等領域逐漸成爲發展重點。
我們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回顧過去兩年的分析,根本原因在於區塊鏈技術尚未找到有效約束地址背後實體的方法。我們可以保證節點的誠實性,確保DeFi的去中介化,但卻無法阻止這個"黑暗森林"中發生的種種亂象。
非金融化的願景並非僅靠基礎設施的性能提升就能實現。在中心化服務器上都難以完成的事情,又怎能指望在鏈上實現?我們無法對項目方實施"工作量證明"。在這種情況下,向合規低頭或許是未來非金融化的起點,這雖然聽起來有些諷刺,但卻是無可奈何的選擇。
加密世界正在成爲傳統體系的一個子集,這個全新帳本的話語權開始被上層收回。自下而上的創新越來越少,機會也在不斷被壓縮。我們正在迎來一個鏈上霸權的時代。
二、穩定幣的演變
鏈上霸權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穩定幣的發展和傳統互聯網模式的重演。
首先是穩定幣。目前市場主要由法幣支持的穩定幣和收益型穩定幣主導。最近,一項重要的法案通過,爲穩定幣的發展帶來了新的變數。這項法案主要內容包括:
這項法案的通過意味着鏈上交易媒介正式被納入監管體系。雖然這可能促進穩定幣的大規模採用,但也帶來了新的擔憂。例如,如果一個DeFi項目中的穩定幣突然被凍結,會發生什麼?
另一方面是收益型穩定幣。雖然一些項目如Ethena的構想不錯,但市場上出現了一股病態的熱潮。從傳統對沖基金到做市商,再到交易所,各方都在爭相進入這個領域。這種趨勢似乎已經偏離了收益型穩定幣的初衷。
在這場競爭中,技術創新和去中心化似乎已不再重要。APY和便利性成爲了決定性因素。雖然相比於一些投機性項目,收益型穩定幣可能是更好的選擇,但它們成爲本輪唯一創新點,也從側面反映了行業發展路徑的偏差。
三、資產發行的異化
公鏈一直是最大的資產發行平台,從ICO開始,經歷了多次變革。然而,現在的發展趨勢卻越來越接近傳統互聯網模式。一些新興平台的盈利模式與Web2已經相去不遠,對社區的回饋也越來越少。
資產發行平台正成爲新一輪競爭的焦點。然而,這種競爭似乎正在走向極端。從完全離鏈項目的代幣發行,到各種奇特的概念炒作,市場上充斥着各種投機行爲。
當市場遇冷,敘事難以持續時,一些項目開始採用更激進的模式。例如,某些項目組合了多種激勵機制,試圖通過復雜的質押和打新模式來推高代幣價格。這種赤裸裸的做法雖然短期內可能有效,但長遠來看難以持續。
回顧上一個週期,盡管存在各種投機行爲,但還是誕生了DeFi這樣的創新。而當前階段的投機是否能帶來類似的突破,還有待觀察。與此同時,資產發行門檻的不斷降低也帶來了更多的風險。這或許預示着行業需要建立新的規則。
四、注意力經濟的崛起
項目的成功不再僅僅依賴於技術和敘事,而是越來越多地轉向"購買"注意力。無論是通過積分系統還是直接投資KOL,營銷手段正變得越來越像傳統互聯網。
一些新興平台試圖量化和交易注意力,甚至引入AI來評估信息的"價值"。然而,這種模式是否能真正捕捉長期價值還有待驗證。代幣正在成爲一種快速消費品。
積分制帶來的問題已經顯而易見。如果未來的項目主要依靠購買注意力來發展,這種做法的利弊還有待評估。雖然項目方努力營銷並無過錯,但當前行業似乎正朝着一種全面炒作的方向發展。
結語
穩定幣的全球化和區塊鏈支付的普及似乎已成定局。然而,對於加密世界的原住民來說,這些可能並不是最迫切的需求。我們更需要真正的鏈上原生穩定幣、非金融化應用以及下一波創新浪潮。我們也不希望Web3淪爲另一個流量至上的平台。
雖然時間似乎在驗證一些早期比特幣支持者的預言,但我們仍然希望未來能夠證明他們是錯的。加密世界的未來仍有無限可能,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引導它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