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MBG任务挑战# 發帖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想要瓜分1,000枚MBG?現在就來參與,展示你的洞察與實操,成爲MBG推廣達人!
💰️ 本期將評選出20位優質發帖用戶,每人可輕鬆獲得50枚MBG!
如何參與:
1️⃣ 調研MBG項目
對MBG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MBG相關活動(包括CandyDrop、Launchpool或現貨交易),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現貨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MBG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下列活動連結):
Gate第287期Launchpool:MBG — 質押ETH、MBG即可免費瓜分112,500 MBG,每小時領取獎勵!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30
Gate CandyDrop第55期:CandyDrop x MBG — 通過首次交易、交易MBG、邀請好友註冊交易即可分187,500 MBG!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
香港投資移民新政:加密資產可作3000萬港幣資產證明
香港投資移民新政引發關注,加密資產可作資產證明
近期,香港投資移民政策出現新變化,引發了市場的關注。一位香港執業會計師披露,香港投資推廣署批準了一項以以太坊作爲3000萬港元資產證明的投資移民申請。此外,去年10月還成功辦理了香港首個以比特幣作爲資產證明的投資移民案例。
這一消息對加密貨幣持有者,特別是華人大戶而言意義重大。3000萬港幣在加密圈並非天文數字,使得移居香港的門檻大大降低。然而,投資移民的實際操作並非如此簡單,香港是否真的是加密貨幣持有者的理想之地,仍有待商榷。
實際上,這項政策屬於香港政府2023年推出的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CIES)。該計劃旨在吸引合格投資者,引入外部資本,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爲國際資產和財富管理中心的地位。
根據計劃規定,合格投資者在香港投資3000萬港幣獲允許資產後,可獲得逗留籤證。居住滿7年後,有機會申請香港永久性居民身分。雖然計劃看似簡單,但實際操作中仍有許多細節需要注意。
首先,申請者需自費聘請香港專業會計師出具淨資產驗資證明。資產所在地和構成不受限制,只需證明申請人在提出淨資產審查申請日期前6個月內,擁有不少於3000萬港元的淨資產或淨資本。
其次,申請者需在遞交申請前或獲批後的6個月內,將不少於3000萬港幣投資於指定獲許投資資產類別。具體包括:
完成投資後,香港移民署會發放2年的逗留籤證,後續需續籤。每年申請者都需提供專業會計師的驗資報告,證明投資總額仍不低於3000萬港幣。居住滿7年後可申請成爲香港永久居民,屆時投資金額不再受限制。
本次加密貨幣的參與主要體現在首次驗資階段,比特幣和以太坊等加密資產可用作資產認定。然而,其他加密貨幣是否適用還需具體分析,一般要求幣值穩定、流通量大且在香港合法。
值得注意的是,後續3000萬港幣的投資能否涉及虛擬貨幣ETF還存在不確定性。有專業人士表示,直接投資的可能性較小,但可嘗試通過設立有限合夥基金進行購買。
對加密貨幣持有者來說,最大的挑戰不在於拿出資金,而是證明資金來源的合法性。在使用加密貨幣作爲資產證明時,相關機構和會計師會要求客戶提供資金來源證明,包括購買加密貨幣的原始資金來源和交易場所等信息。這對於加密貨幣這種波動較大且具有一定匿名性的資產來說,無疑是一大難題。
盡管如此,香港投資移民首次接受加密貨幣作爲資產證明,體現了香港的開放態度和對加密貨幣的包容。這不僅對華人加密貨幣持有者具有吸引力,也有助於提升香港在加密領域的地位,長遠來看可能會吸引人才和資金,推動香港Web3產業的發展。
近年來,香港推出了一系列吸引外地人才的措施,包括優化現有的人才入境計劃和推出新的高才通計劃等。這些舉措旨在應對香港人口流失的問題。數據顯示,2022年之前香港常住人口連續5年下滑,從2019年的736.5萬人降至2022年的722.4萬人。
目前,這些引進計劃已取得一定成效。2024年共有近14萬宗各類人才入境計劃籤證成功批準,比上一年增加了4000宗。截至2024年1月初,"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已接收超過750宗申請,預計總投資額超過220億港元。然而,目前僅有2名申請者涉及加密資產的使用。
在全球經濟收縮的背景下,香港本土經濟也受到衝擊。去年12月香港零售業銷貨額爲328億元,同比下跌9.7%,連續10個月下跌。有報道指出,加密貨幣在年輕羣體中的流行,成爲了香港消費市場的外部支柱之一。
面對這些挑戰,香港對Web3領域的關注不減反增。過去一年,香港在虛擬資產領域兼顧監管與包容,在產品創新、平台許可和監管框架延伸等方面取得顯著進展。
例如,2024年香港批準了6只虛擬資產現貨ETF的發行,大大提升了投資者的購買便利性。目前,三支比特幣現貨ETF持有比特幣總數達4330枚,總資產淨值達4.25億美元;以太坊現貨ETF持有以太坊2083枚,資產淨值達0.56億美元。
在交易平台方面,香港已有9家獲批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超過31家券商獲得虛擬資產1號牌升級,超36家資管獲虛擬資產9號牌升級。在Payfi領域,香港金管局推出Ensemble項目探索RWA與CBDC,並持續完善相關監管條例。
近期,香港立法會首次審議《穩定幣條例草案》,預計今年生效。這將實現以相同業務、相同風險、相同規則規管穩定幣持牌人。香港還推出了穩定幣發行人沙盒,推動傳統金融與Web3的融合。未來,香港還計劃在OTC和托管方面完善監管框架。
盡管香港正在爲Web3發展創造有利環境,但從市場角度來看,受限於有限的市場規模和高昂的成本,香港難以成爲全球Web3發展的核心地區。相比美國超過1117.8億美元的比特幣ETF淨資產,香港的影響力仍顯微小。
然而,香港的目標並非爭奪加密市場份額,而是在傳統金融基礎上嘗試構建新的去中心化金融體系,填補虛擬資產的空白。香港正努力在穩固傳統金融中心地位的同時,積極擁抱數字資產交易時代。
雖然香港可能不是加密貨幣最活躍的地區,但其"小政府、大市場"的特點意味着安全與穩定。對傳統資本而言,安全性往往比其他因素更爲重要。這或許正是香港在Web3領域獨特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