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TON應用鏈主網啓動 連接Telegram億級用戶與以太坊DeFi
TON應用鏈主網啓動,爲DeFi應用打開Telegram新渠道
TON應用鏈(TAC)於本週二正式啓動主網,旨在使兼容以太坊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應用能夠在Telegram的龐大用戶生態系統內運行。
隨着TAC主網的激活,包括Curve、Morpho和Euler等在內的以太坊DeFi協議已可通過該鏈在Telegram上使用。TAC代幣($TAC)在主網上線後短線拉升,漲幅一度超過50%,最高達到0.0248美元,隨後回落至0.026美元附近。
技術路徑:bridging以太坊DeFi與Telegram用戶
TAC被構建爲一條基於CosmosEVM的Layer 1區塊鏈。其核心設計理念是提供一個"TON特定跨鏈層",旨在將以太坊的DApp和開發者與Telegram超過10億的月活躍用戶聯繫起來。這一技術路徑旨在解決TON區塊鏈本身不兼容EVM的問題,從而允許基於EVM的DApp能夠通過TAC,進而接入Telegram的專屬區塊鏈基礎設施。
TAC的生態系統也得到了強大基礎設施夥伴的加持,包括LayerZero、RedStone、Blockscout和Babylon等。這些合作將爲TAC提供跨鏈消息傳遞和預言機數據流服務,確保DeFi應用在Telegram環境中的流暢運行和數據準確性。
目前,包括Curve Finance、Morpho和Euler等知名以太坊DeFi協議,已通過TAC登入Telegram,爲用戶提供去中心化交易和借貸服務。
分發策略:借助Telegram的用戶規模優勢
在DeFi領域,分發渠道被視爲成功的關鍵要素。TAC的戰略核心在於獲得TON生態的訪問權限,並通過TON觸達Telegram的龐大用戶羣。據稱,用戶只需"一鍵"即可使用DeFi應用,進行交易或收益farming。
一位業內高管表示,TAC的主網上線是"將DeFi推向主流的重要一步",旨在爲十億多用戶提供"實際的實用性"。
Telegram的野心顯然不止於此。今年1月,這個社交巨頭曾與TON基金會達成協議,要求所有區塊鏈小程序基於TON開發。隨後又啓動了數字資產代幣化計劃,其創始人曾提到了社交與金融的深度結合,並表示:"我們要讓每個聊天窗口都能成爲金融入口。"
據悉,TAC背後的開發團隊在7月初剛剛完成2850萬美元的A+輪融資,估值突破10億美元。有知情人士透露,投資方中包括某中東主權基金。因此,相比於其他Layer1項目,TAC擁有一個獨特優勢:它不需要從零開始培養用戶習慣,而是直接站在Telegram這個巨人的肩膀上。
TON生態:機遇與挑戰並存
然而,資本的熱捧能否轉化爲實質性的生態繁榮,還需要市場給出答案。在獲得不俗的融資和資源加持後,TON未來發展仍面臨現實考驗。回顧2024年,對TON生態來說可謂冰火兩重天,上半年總鎖倉價值(TVL)一度突破7.6億美元風光無限,卻在8月遭遇腰斬式下跌,截至目前不到1.5億美元。
當前TAC面臨三重挑戰:首先是如何在TON生態整體低迷的情況下,吸引優質DApp開發者持續構建;其次是要突破"叫好不叫座"的困境,真正激活Telegram十億級用戶的參與度;最後還要應對監管環境,尤其是涉及鏈上活動的相關規定。
讓十幾億聊天用戶突然玩轉DeFi,這項任務並非易事。這場連接兩大生態的實驗究竟能走多遠,時間會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