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InfiniSVM硬件加速 打造Solana百萬級TPS擴容新路徑
最近二級市場上表現強勁的一個項目引起了廣泛關注,特別是其InfiniSVM技術路線圖。這項技術採用硬件加速SVM的擴容方案,具有獨特的特性。本文將探討這種擴容方案的特點,以及它可能對Solana擴容生態行業格局帶來的影響。
與以太坊主導的水平擴容路線不同,這個項目團隊在白皮書中提出了一種創新的擴容思路:通過硬件加速深度優化SVM,打造百萬級TPS的區塊鏈網路。這本質上是一種硬件和軟件深度融合的擴容方案。
回顧區塊鏈擴容的歷史,最初的鏈上擴容思路是通過調整參數(如增大區塊、縮短出塊時間)來實現,但這種方法容易觸及區塊鏈的不可能三角困境。隨後出現的layer2擴容思路是一種水平方向的擴容,核心是通過layer2(如狀態通道、側鏈、Rollup等)來分流交易,但這會犧牲一部分全局原子性。而InfiniSVM探索的硬件加速路線,是一種全新的擴容理念,在保持單一全局狀態的同時,借助專業化硬件突破性能瓶頸。
簡而言之,InfiniSVM的擴容方式不僅僅是優化算法,而是通過微服務架構和硬件加速來重構SVM執行環境,將關鍵任務交由專用硬件完成,從而在高負載狀態下實現全局狀態的原子性和一致性。
爲什麼Solana的SVM執行環境需要硬件加速?根據白皮書提供的數據,當前Solana驗證節點已需要3.1GHz以上CPU、500GB+高速內存和2.5TB+高吞吐NVMe存儲。即便配置如此之高,CPU利用率在高負載時也僅約30%,P2P通信已接近消費級網路1Gbps帶寬上限。
這揭示了Solana當前的性能瓶頸不僅在於CPU計算能力,還存在於其他環節。例如,微服務處理架構可以將不同處理環節隔離,匹配更適合的硬件資源;專用加速器可以將特定任務(如籤名)分配給專用硬件。
InfiniSVM並非簡單升級硬件,而是重新設計整個執行環境,針對每個瓶頸環節提供更專門的硬件優化方案。這就像提升車間生產效率,需要重整整條生產線的軟硬件,而不是簡單地增加工人數量。
InfiniSVM的硬件加速方案有以下幾個值得關注的特性:
分布式微服務處理架構:將Solana單體交易處理流程分解爲籤名驗證、去重、調度、存儲等多個擴展處理環節。在InfiniSVM的架構中,每個環節都能獨立處理,避免了"一個環節卡頓全線等待"的問題。
智能交易調度系統:原本Solana在讀寫交易時,屬於同一帳戶的操作需要排隊處理。但InfiniSVM實現了即使在同一帳戶下,也能讓操作互不幹擾,大大提升了並行處理能力。
RDMA低延遲通信技術:常規節點間通信至少需要打包、送達、拆包等步驟,而RDMA可以直接將一個節點的數據傳送到另一個節點的內存中,實現了毫秒到微秒級的通信技術突破,顯著減少了狀態訪問衝突。
分布式智能存儲網路:突破了Solana單一帳戶10MB的存儲限制,採用分布式雲存儲方案,將數據分散到不同節點上,並標記爲快車道、慢車道等。這不僅突破了容量限制,還優化了數據訪問速度。
硬件加速的加持將進一步提升Solana在layer1競爭中的優勢。相比以太坊layer2需要生態應用數據支撐才能顯現擴容成效,這種硬件實現百萬級TPS的性能突破,可能只需極少數垂直場景接入就能直接驗證,實現路徑更爲直接。
如果聯想到未來PayFi的大規模落地,要讓Solana完美承載高吞吐低延遲的支付結算基礎設施功能,TPS的性能優劣將會有明顯感知。此外,DePIN生態以及復雜鏈遊、AI Agent應用場景等也將從中受益。
從長遠來看,定義一個技術類基礎設施項目的價值,比僅僅關注當前是否有實用性的視角更能洞察其潛力。超前一步思考,對於理解這類項目的真正價值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