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局勢動蕩 比特幣突破10萬美元 各國政策態度分化

robot
摘要生成中

全球市場動向解析:從地緣衝突到數字貨幣政策

在當前加密與AI技術交匯的時代,真正重要的故事常常隱藏在表面的喧囂之下。本文將深入分析當前全球市場的關鍵動向,從印巴衝突到加密貨幣突破,從中美貿易談判到全球貨幣政策分化,爲讀者提供全面的市場洞察。

Token2049迪拜:行業熱度回升,建設情緒重現

Token2049迪拜展會現場人流如織,各大交易平台高調亮相,優質項目也不乏其中。與去年相比,天氣狀況明顯改善,整體參會體驗大幅提升。市場情緒顯著回暖,項目方重新進入"建設模式",展現出對行業未來的信心與願景。

然而,會場週邊活動過於密集,加上迪拜交通擁堵問題,與會者常需耗費大量時間在各活動間穿梭。盡管如此,部分創始人展現出的執行力與長遠思維仍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值得一提的是,全球正面臨"開心果短缺"問題,部分原因竟與迪拜一款廣受歡迎的開心果巧克力有關。據悉,這款巧克力在某些零售商處的價格已從7美元漲至10美元,而迪拜本地售價更是高達20美元一塊。

視頻 | 每週市場解讀:中美貿易新突破、新臺幣衝擊與韓國ETF政策轉向,全球資金流向何方?

地緣政治風雲:印巴衝突升級

近期,印巴緊張局勢全面升級成爲全球關注的焦點。這場衝突可追溯至1947年英屬印度分治,此後兩國已爆發四次主要戰爭。值得注意的是,自1998年起,印巴雙方均成爲核武器國家,使得任何衝突都潛藏着更爲嚴重的後果。

本輪緊張局勢源於4月22日發生在印控克什米爾的恐怖襲擊,造成26名遊客(多爲印度教徒)遇難。印度隨即指責巴基斯坦包庇恐怖分子。印度隨後發起代號爲"辛杜爾行動"的軍事行動,打擊了巴控克什米爾的九個目標。巴基斯坦方面則譴責這是"戰爭行爲",並報告了包括平民在內的傷亡,同時聲稱已擊落印度戰機並實施報復性打擊。

隨着衝突持續升級,雙方在實控線附近交火,導致大量平民疏散。中國作爲巴基斯坦的盟友表示嚴重關切,西方情報甚至報告中國戰機擊落了印度戰機。國際社會包括聯合國和美國均呼籲各方克制,但在民粹主義情緒的推動下,雙方都難以在沒有"勝利"的情況下退讓。

全球宏觀經濟政策分化

全球宏觀經濟政策正呈現明顯分化。中國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向金融系統注入大量流動性。與此同時,盡管油價走低,OPEC成員國同意增產,這一決定可能旨在刺激全球經濟增長。

美國方面,联准会主席在第一季度GDP爲負的情況下維持利率不變,通脹是否受控及經濟增長是否被犧牲仍需觀察。相比之下,英國選擇將利率下調,展示了不同的貨幣政策路徑。

此外,美國與英國達成了一項貿易協議,這是自美國發起全球關稅攻勢以來的首個正式協議。雙方同意降低汽車、農業和鋼鐵的貿易壁壘,美國對英國鋼鐵的關稅從25%降至0%,汽車關稅從27.5%降至10%。作爲交換,英國將放寬美國汽車、乙醇、農產品及工業設備的準入。

視頻 | 每週市場解讀:中美貿易新突破、新臺幣衝擊與韓國ETF政策轉向,全球資金流向何方?

AI戰略與芯片外交新動向

有趣的是,美國政府上周暗示可能調整此前的AI擴散管控框架。該框架原計劃通過將國家分爲三個等級來控制美國AI芯片的全球分布,對包括長期盟友在內的國家實施出口上限。

這一轉變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可作爲貿易談判的籌碼。例如,一些二級國家正在購買美國先進戰機,卻面臨購買高性能芯片的限制。這種矛盾引發了質疑:如果信任他們使用最先進的隱形戰機,爲何不信任他們使用GPU?

這一戰略調整表明,政府計劃將AI芯片出口作爲貿易談判工具,而非實施全面限制。通過給予盟友更大的準入權限,美國科技公司可以擴大市場、增加利潤並將其重新投資於下一代硬件,確保美國保持技術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限制措施可能適得其反,反而激發創新。以某中國科技巨頭爲例,爲應對芯片限制,他們開發了高效的AI模型,能在極短時間內回復查詢,結合了先進的AI技術。這印證了"需求是發明之母"的古老智慧。

臺灣新臺幣異動與資金流向

市場對這些變化已有所反應,新臺幣在短期內出現劇烈波動,這是自1980年代以來最顯著的變化。外資大量流入臺灣股市,特別是半導體領域。臺灣選擇不幹預,傳達出允許新臺幣升值的信號。然而,新臺幣升值可能對出口造成不利影響,而臺灣經濟高度依賴出口。其他亞洲貨幣也出現波動,交易員預判其他央行可能採取類似行動。

分析師對此看法不一,有人認爲新臺幣將繼續升值,也有人預測即將回調。新臺幣漲源於AI熱潮和外資湧入,但背後潛藏風險,一旦出口數據受損,政策可能隨之調整。

中美貿易談判新進展

近日,中美雙方在日內瓦舉行經貿會談後發布聯合聲明,宣布對部分關稅進行調整。美國將取消大部分加徵關稅,並暫停部分"對等關稅"。中國也相應取消和暫停了一部分反制措施。雙方還同意建立機制,繼續就經貿關係進行協商,以通過制度化的溝通機制解決分歧。

美中貿易摩擦以來已對雙方經濟造成實質影響:美國企業成本上升,轉嫁給消費者導致價格漲和供應鏈延誤;中國工廠活動放緩,出口下降。北京以降息、注資和一系列刺激措施應對,但貿易摩擦的連鎖反應已超越關稅本身,影響全球貿易穩定。

視頻 | 每週市場解讀:中美貿易新突破、新臺幣衝擊與韓國ETF政策轉向,全球資金流向何方?

比特幣企業持倉趨勢

比特幣近期突破10萬美元大關,目前交易價格約爲101,000美元,反映了市場對加密資產的熱情高漲。企業持倉比特幣的趨勢繼續加強:

  • 某大型企業在佛羅裏達舉辦"企業比特幣大會",強調比特幣作爲企業儲備資產的重要性。該公司宣布再次購入大量比特幣,繼續保持全球最大企業比特幣持有者地位。

  • 東京上市公司MetaPlanet上周也購入555枚比特幣,使總持倉達到5,555枚。這一數字在日語中具有象徵意義,寓意"衝啊!"。此次購買價值約5300萬美元,公司股價隨後漲13%。MetaPlanet已成爲亞洲最大的上市比特幣持倉公司,全球排名第11位。

  • 某比特幣媒體CEO宣布成立新公司,專注於比特幣媒體、挖礦和基礎設施建設,旨在收購陷入困境的比特幣企業並重啓其資產,背後有機構和主權資金支持。

加密政策觀察:韓國ETF轉向與各國儲備態度分化

韓國即將舉行總統選舉,主要候選人均承諾推動比特幣ETF合法化,形成罕見的跨黨派共識。這一政策旨在促進中產階級財富積累並爲年輕一代提供更多機會。金融監管部門表示願意與新政府討論實施方案,這標志着政策態度的重大轉變。

與此同時,美國一些州也在逐步接受比特幣:新罕布什爾州批準了允許國家將部分公共資金投資於比特幣的立法,亞利桑那州則允許將無人認領的數字資產用於質押或賺取獎勵後轉入儲備基金。

然而,不同國家和地區對比特幣作爲儲備資產的態度仍存在分歧。一些地區撤回了相關法案,而英國等國家則明確表示,比特幣的波動性使其不適合作爲公共資金儲備。日本、瑞士和俄羅斯等國家也排除了比特幣儲備,強調了公共財政管理中穩定的重要性。

視頻 | 每週市場解讀:中美貿易新突破、新臺幣衝擊與韓國ETF政策轉向,全球資金流向何方?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6
  • 分享
留言
0/400
幽灵地址猎手vip
· 9小時前
又是割韭菜的好时候啊~
回復0
TerraNeverForgetvip
· 07-12 20:31
怎么都来行情了这是
回復0
闪电结算姐vip
· 07-12 20:24
抄底的都发财了 一波肥死
回復0
大饼单日线研究者vip
· 07-12 20:21
拉升真猛 老子又买晚了
回復0
AirDropMissedvip
· 07-12 20:08
还在核算损失ing…
回復0
GateUser-cff9c776vip
· 07-12 20:06
薛定谔的大牛市来了 入场要趁早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