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年輪理論:解析Web3創新與傳統監管的態度差異

文化年輪理論:解析新舊事物態度的形成與固化

近期,一位知名區塊鏈專家發表了一篇深度文章,提出了"文化與政治的年輪模型"這一新穎概念,用以解釋社會對新舊事物態度的形成機制。該模型揭示了一個有趣現象:文化對新事物的態度往往由當時的社會氛圍塑造,而對舊事物的態度則更多受到固有慣性的影響。這些"文化年輪"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

現實與直覺的反差

文章指出,人們普遍認爲美國更傾向於開放和開源,而中國則偏重封閉和管控。然而,在人工智能領域,這種認知卻完全顛倒了。五年前,如果有人預言中美兩國在開源和閉源AI領域的優勢會出現逆轉,恐怕很多人都會覺得難以置信。

Vitalik博文:開源與閉源,"年輪模型"揭示中美AI競爭格局的逆轉

年輪模型的核心觀點

  1. 文化對新事物的態度取決於形成時的社會氛圍和激勵機制。
  2. 對舊事物的態度主要受"現狀偏見"驅動,難以改變。
  3. 每個時代都會在文化樹上形成新的年輪,代表着那個時期對新興事物的態度。
  4. 這些態度一旦形成,就會迅速固化,難以撼動。

Vitalik博文:開源與閉源,"年輪模型"揭示中美AI競爭格局的逆轉

模型在實際中的應用

互聯網與AI的監管差異

  • 90年代形成的開放互聯網文化得以長期保持。
  • 21世紀後,整體監管趨勢增強,但未影響互聯網核心。
  • 2020年代成熟的AI技術面臨不同的監管環境。

稅收與財政政策的穩定性

稅收水平主要受政府預算需求約束,50年前就已基本確定,難以大幅改變。

對新舊風險的態度差異

社會對現代科技風險的警惕程度往往高於一些傳統高風險活動(如極限登山),這反映了不同時期形成的風險容忍度差異。

社交媒體的特殊地位

社交媒體既被視爲互聯網的一部分,又被當作新現象對待,因此其監管態度介於兩者之間。

中美AI競爭格局的逆轉

中國作爲AI領域的追趕者,採取了"商品化競爭對手的優勢互補品"策略,與開發者羣體的開源偏好相契合,形成了對開源AI友好的環境。

Vitalik博文:開源與閉源,"年輪模型"揭示中美AI競爭格局的逆轉

啓示:創新優於改變

文章最後指出,改變已經固化的文化觀念非常困難。相比之下,創造新的行爲模式,並在初期就建立良好的規範和文化基礎更爲可行。這正是加密貨幣和Web3領域的吸引力所在:它們提供了一個不受既有偏見束縛的環境,可以自由探索新事物。

作者認爲,與其努力改變舊有體系,不如通過培育新的"樹種"來爲整個"森林"注入新的生命力。這一觀點爲未來技術發展和社會變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5
  • 分享
留言
0/400
韭当割不亏vip
· 8小時前
理论就是理论 真香就是真香
回復0
断网验钞机vip
· 12小時前
好家伙 旧事物真成老顽固了
回復0
盲盒开出大熊猫vip
· 07-11 20:33
我要开盲盒到退休了啦
回復0
无常亏损收藏家vip
· 07-11 20:26
笑死 一个论点把自己也反驳了
回復0
割肉清仓侠vip
· 07-11 20:21
哎 不说了 割肉就完事了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