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3000萬紀念】曬出我的Gate時刻,解鎖限量好禮!
Gate用戶突破3000萬!這不僅是數字,更是我們共同的故事。
還記得第一次開通帳號的激動,搶購成功的喜悅,或陪伴你的Gate週邊嗎?
📸 參與 #我的Gate时刻# ,在Gate廣場曬出你的故事,一起見證下一個3000萬!
✅ 參與方式:
1️⃣ 帶話題 #我的Gate时刻# ,發布包含Gate元素的照片或視頻
2️⃣ 搭配你的Gate故事、祝福或感言更佳
3️⃣ 分享至Twitter(X)可參與瀏覽量前10額外獎勵
推特回鏈請填表單: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2
🎁 獨家獎勵:
🏆 創意大獎(3名):Gate × F1紅牛聯名賽車模型一輛
👕 共創紀念獎(10名): 國際米蘭同款球員衛衣
🥇 參與獎(50名):Gate 品牌抱枕
📣 分享獎(10名):Twitter前10瀏覽量,送Gate × 國米小夜燈!
*海外用戶紅牛聯名賽車折合爲 $200 合約體驗券,國米同款球衣折合爲 $50 合約體驗券,國米小夜燈折合爲 $30 合約體驗券,品牌抱枕折合爲 $20 合約體驗券發放
🧠 創意提示:不限元素內容風格,曬圖帶有如Gate logo、Gate色彩、週邊產品、GT圖案、活動紀念品、活動現場圖等均可參與!
活動截止於7月25日 24:00 UTC+8
3
DeETF:鏈上資產管理的新勢力崛起
從極客玩具到華爾街新寵:DeFi的崛起之路
近年來,"去中心化金融"(DeFi)成爲金融圈的熱門話題。曾經被視爲極客小衆愛好的DeFi項目,如今正吸引着華爾街大佬們的目光。
回顧2020-2021年,DeFi經歷了爆發式增長。市場總鎖倉量(TVL)從十幾億美元飆升至1780億美元高峯。Uniswap、Aave等協議一時成爲加密界的網紅項目。
然而,對普通投資者而言,DeFi仍如同一座迷宮。復雜的錢包操作、晦澀難懂的智能合約,加上頻發的安全事件,都成爲參與障礙。數據顯示,傳統金融機構真正進場的比例不足5%。投資者既躍躍欲試,又因各種門檻而望而卻步。
2021年起,一種新工具應運而生 - 去中心化ETF(DeETF)。它融合了傳統ETF和區塊鏈技術,既保留了傳統基金的便利性,又兼顧了DeFi資產的高成長性。DeETF猶如一座橋梁,連接着DeFi新大陸與傳統投資者。
接下來,讓我們回顧DeFi的發展歷程,探討DeETF是如何逐步成長爲鏈上資產管理的新勢力。
DeFi到DeETF:鏈上ETF的發展軌跡
早期探索(2017-2019):初期嘗試與伏筆
2017-2018年,以太坊上的MakerDAO和Compound等項目首次展示了去中心化金融的可能性。2018年底,Uniswap推出的自動做市商(AMM)模式大大簡化了鏈上交易。截至2019年底,DeFi的TVL已接近6億美元。
同時,一些敏銳的傳統金融機構開始關注區塊鏈技術,但仍受制於技術復雜性。雖然"DeETF"概念尚未明確提出,但DeFi與傳統資金之間亟需橋梁的需求已經顯現。
市場爆發與概念成型(2020-2021):DeETF登場前夜
2020年,疫情催生大量資金湧入加密市場,DeFi迎來爆發。TVL從10億美元暴增至1780億美元。流動性挖礦、收益農場等新玩法層出不窮,但也暴露出巨大的用戶參與門檻。
此時,一些傳統金融公司敏銳捕捉到機會。加拿大上市公司DeFi Technologies轉型推出跟蹤主流DeFi協議的金融產品,用戶可在傳統交易所輕鬆參與DeFi投資。這標志着"DeETF"概念正式萌芽。
與此同時,去中心化賽道的DeETF.org等項目也開始嘗試用智能合約管理ETF組合,但仍處於初級階段。
市場洗牌與模式成熟(2022-2023):DeETF正式化
2022年,Terra崩盤、FTX破產等黑天鵝事件重創了市場信心。DeFi的TVL從1780億美元跌至400億美元。但危機也催生了對更安全、透明投資工具的需求,反而推動了DeETF的發展。
這一時期,"DeETF"發展出兩種清晰模式:
傳統金融渠道:DeFi Technologies等機構擴展產品線,在傳統交易所上市更多ETP(交易所交易產品),降低散戶參與門檻。
鏈上去中心化模式:DeETF.org、Sosovalue等平台上線,通過智能合約實現資產管理和組合交易,吸引加密原生用戶。
這兩種模式並行發展,讓DeETF賽道逐漸清晰。
DeETF的優勢與挑戰
DeETF展現出獨特優勢:
同時也面臨挑戰:
盡管如此,DeETF仍被視爲未來金融市場的重要創新,有望模糊傳統與加密市場的界限,讓資產管理更加民主化、智能化。
新興項目崛起,DeETF百花齊放
從單一模式到多元探索
2023年後,DeETF進入"百花齊放"階段,沿兩條路徑演化:
傳統金融路徑:通過正規交易所發行ETP,如DeFi Technologies不斷豐富DeFi資產類別。
純鏈上去中心化路徑:如DeETF.org、Sosovalue等平台,用戶只需加密錢包即可自助管理資產組合。
Sosovalue支持多主題組合策略(如GameFi、藍籌組合),爲用戶提供"一鍵買入+可追蹤"的ETF產品體驗。
機構路徑方面,Securitize正以合規方式將傳統金融資產代幣化,引入一級市場投資者。
從2023年起,DeETF已從單一嘗試發展爲多元競爭的生態系統。
智能資產組合新趨勢
DeETF賽道經歷了從"自由組合"到"預設組合一鍵買入"的演進。新項目YAMA則試圖讓DeETF更"智能":
YAMA構建了AI驅動的資產配置推薦系統。用戶輸入需求後,系統基於鏈上數據自動生成推薦組合。這類似TradFi中的Robo-advisor,但YAMA將其搬到鏈上。
YAMA選擇在Solana與Base上運行,大幅降低使用成本。其智能合約支持組合成分、權重等全部鏈上公開,避免"黑箱式配置"。
YAMA強調"自助部署"+"AI組合推薦"的體驗,既解決"不會投"的痛點,也保留資產掌控權。這代表了DeETF平台從"結構工具"走向"智能投研助手"的方向。
DeETF賽道的分叉進化
隨着用戶需求變化,DeETF賽道逐漸分化:
新趨勢是引入AI模型,根據用戶目標動態生成配置建議,降低門檻提升效率。YAMA就是這一路徑的代表。
整個賽道正從"純工具"轉向"策略服務者",反映出加密資產管理的底層邏輯演進:不只去中心化,更強調簡化用戶體驗。
結語:DeETF重塑鏈上資產管理的未來
回顧DeFi發展,可見一條主線:從智能合約試驗,到開放式交易借貸,再到引發大規模資金流動,DeFi用幾年時間走完了傳統金融幾十年的路。如今,DeETF作爲DeFi的"用戶體驗升級版",正在進一步普及和降低門檻。
數據顯示,DeFi市場預計將從2025年的323.6億美元增長至2034年的約1.558萬億美元。這意味着未來5年,DeETF很可能成爲鏈上資產管理最重要的應用場景之一。
不同類型的探索者各展所長:DeFi Technologies從傳統金融切入;DeETF.org堅持鏈上自治;YAMA引入AI輔助組合構建。這些項目都在解決"去中心化金融如何讓更多人用得起、用得好"的問題。
未來的鏈上資產管理,應該成爲任何普通投資者都能掌握的能力。DeETF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從MakerDAO到YAMA,每一次進步都在刷新金融自由、透明與普惠的理念。
DeETF正在重新定義鏈上資產管理方式,爲這一領域注入新的想象力。故事還在繼續,但未來已經開始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