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财经Finace
vip

聯準會移除聲譽風險標準,爲加密貨幣與傳統銀行融合鋪路



6月23日,聯準會發布最新政策聲明,正式將"聲譽風險"這一主觀標準從銀行監管框架中移除,未來,銀行審查工作將僅基於可量化的金融風險指標。

目前,聯準會、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和美國貨幣監理署(OCC)三大金融監管機構已達成共識,決定拆除加密貨幣行業與傳統銀行業之間的隔閡。

此次政策調整的核心在於監管邏輯的根本轉變。根據指引,審查人員將不得再以模糊的"聲譽風險"爲由限制銀行業務,轉而需要聚焦具體的流動性、信貸風險等客觀指標。

這一變化直接爲銀行開展加密貨幣相關服務掃清了障礙,包括基礎的比特幣買賣業務和加密資產托管服務等。爲確保新規落地的一致性,聯準會將開展專項培訓,並與FDIC、OCC緊密協作,避免監管漏洞。

這一系列變革的醞釀過程值得玩味。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在今年4月的演講中就釋放信號,強調監管不應阻礙銀行與加密企業的商業合作,這與6月中旬通過的《GENIUS 法案》穩定幣監管框架相呼應。

鮑威爾還指出,新政策旨在爲這類創新提供明確的合規路徑,但同時也要求金融機構必須建立嚴格的風險管控體系,並確保資本充足性和運營安全性。

從市場影響來看,過去的監管不確定性導致銀行拒絕加密貨幣相關業務,甚至關閉合法帳戶。但現在,三大監管機構的統一標準,推動傳統金融與加密生態進入融合新階段。

新規在降低準入門檻同時,轉向要求銀行必須加強反洗錢等精細化風控管理措施,而非一刀切的限制。這爲行業發展創造了清晰環境,同時提高了參與機構對合規能力的要求。

這一政策轉向又將對加密貨幣行業和傳統銀行業的發展前景產生何種影響?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

#美联储政策更新 # 加密貨幣監管 #傳統銀行業融合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