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讀以太坊基金會 AMA 要點:L1 收入和價值積累、Pectra 升級、L2 等

L1 收入和價值積累、L2、blob 費用、L1 的 Gas 限制目標、大公司接管以太坊的風險、Pectra 升級......

編譯&整理:KarenZ,Foresight News

2 月 25 日,以太坊基金會研究小組在 Reddit 上舉辦第 13 次 AMA。Foresight News 翻閱 300 多條評論,編譯和彙總了 Vitalik Buterin 和以太坊基金會研究團隊成員的主要觀點,討論內容主要包括 L1 收入和價值積累、L2、blob 費用、L1 的 Gas 限制目標、大公司接管以太坊的風險以及 Pectra 升級進展等更多未來計劃討論。

費用方面

**問題:**blob 費用模式似乎有點不盡如人意,在某種程度上過於簡單化了,因為它將最低費用設定為協議中存在的以太坊最小值(1Wei)。考慮到 EIP-1559 的價格機制的運作方式,在大力擴展 blob 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看到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 blob 費用。這似乎不太理想,我們應該激勵對 blob 的使用,但不能讓其在網絡上免費使用。鑑於此,是否有計劃重新構建 blobs 費用模型?如若是,會以什麼方式?考慮哪些替代費用機制或調整?

Vitalik Buterin:我確實認為我們應該讓協議保持簡潔,避免過度適應短期情況,並協調執行 Gas 和 blobs 在 Gas 市場方面的邏輯。以太坊改進提案 7706(EIP-7706)將此作為其兩大主要關注點之一(另一個關注點是為 calldata 添加一個獨立的 Gas 維度)。

Ansgar Dietrichs:Max Resnick 在EIP-7762中提出了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該方案建議將最低費用設定在一個足夠低的水平,以便在網絡不擁堵期間實際上仍相當於零成本,但又要足夠高,這樣當需求增加時能夠更快地提升費用。這項提議在 Pectra 硬分叉的開發週期中提出得相對較晚,而實施該提議可能會有導致硬分叉延遲的風險。我們將此事提交到了 RollCall #9,以評估這個問題是否嚴重到足以成為可能延遲硬分叉的正當理由,相關內容可查看: 。我們收到的反饋表明,L2 方面不再認為這是一個緊迫的問題。基於這些反饋,我們決定在 Pectra 硬分叉中維持當前的模式。不過,如果生態系統中有足夠的需求,對於未來的硬分叉而言,這仍不失為一個可行的功能選項。

Dankrad Feist:對於 blob 費用過低的擔憂被極大地誇大了,而且這種擔憂是短視的。不過短期來看,我也確實認為為 blob 設定一個更高的最低價格會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Justin Drake:是的,EIP-7762 可以將 MIN_BASE_FEE_PER_BLOB_GAS 從 1 WEI 增加到更高的東西,例如 2 ** 25 WEI。

問題:在未來幾年中,以太坊基金會在提高可擴展性和減少主要網絡交易費用方面的計劃是什麼?

Vitalik Buterin:

  • 擴展 L2:更多的 blobs(例如 Fusaka 中的 PeerDAS)。
  • 繼續改進互操作性和跨 L2 用戶體驗(例如,參見最近的 Open Intents 框架)。
  • 適度提高 L1 的 Gas 限制:基本原因戳此瞭解。

以太坊的價值積累和幣價問題

問題L2 擴容導致 L1 在價值積累方面出現重大損失,也影響到了 ETH。除了「L2 最終將銷燬更多 ETH 並進行更多交易」之外,你們有什麼計劃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Justin Drake:區塊鏈(無論是 L1 還是 L2)通常有幾種收入來源。第一種是擁堵費用,即「基礎費用」。第二種是競爭費用,即「MEV」(最大可提取價值)。

讓我們先討論競爭費用。在我看來,隨著現代應用和錢包設計的發展,MEV 將越來越多地向上遊流動,並被應用、錢包和 / 或用戶重新捕獲。最終,幾乎所有的 MEV 都將被更接近流量發起者的實體重新捕獲,而像 L1 和 L2 這樣的下游基礎設施只能從競爭費用中獲得僅有的一點。換句話說,長期來看,L1 和 L2 追逐 MEV 可能是徒勞的。

那麼擁堵費用呢?對於以太坊 L1 來說,歷史上的瓶頸是 EVM 執行。共識參與者的考慮因素,如 disk I/O 和狀態增長,是設置較小執行 Gas 限制的關鍵驅動因素。隨著使用 SNARKs 或欺詐證明遊戲進行擴展的現代區塊鏈設計,我們將越來越多地生活在一個執行後匱乏的世界中。瓶頸隨後轉移到數據可用性(DA),這本質上是稀缺的,因為以太坊驗證者運行在有限的家用互聯網連接上,而實際上 DAS 只能提供線性的約 100 倍擴展性提升,不像欺詐證明和 SNARKs 那樣提供幾乎無限的擴展性提升。

因此,讓我們深入探討 DA 經濟學,我認為這是 L1 唯一可持續的收入來源。EIP-4844 通過 blobs 大幅增加了 DA 供應,不到一年前生效。儀表板中題為「每個區塊平均 Blob 數量」的圖表清楚地顯示了 blob 需求隨時間的增長(我認為主要是由誘導需求驅動的),需求從每塊 1 個 blob 逐漸增長到每塊 2 個 blob,再到每塊 3 個 blob。我們現在正在飽和 blob 供應,但僅處於 blob 價格發現的初期,低價值的「垃圾」交易正在被經濟上更密集的交易逐漸擠出。

如果 DA 供應在幾個月內保持不變,我預計每天會有數百個 ETH 因 DA 而燃燒。然而,目前以太坊 L1 處於「增長模式」,Pectra 硬分叉(將在幾個月內推出)將每個區塊的目標 blob 數量從 3 個增加到 6 個。這種 DA 供應的激增應該會壓制 blob 費用市場,需求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再次趕上。隨著完整的 danksharding 在未來幾年內推出,DA 供應和需求之間將有一場貓捉老鼠的遊戲。

長期均衡會是什麼樣子?自 2022 年 Devcon 演講「超穩健貨幣」以來,我的論點沒有改變。**長期來看,我預計 DA 需求將超過供應。**事實上,供應從根本上受到運行在家用互聯網連接上的共識參與者的限制,我認為相當於約 100 個家用互聯網連接的 DA 吞吐量不足以滿足全球需求,尤其是人類總是能找到創造性的方式來消耗更多帶寬。在大約 10 年內,我預計以太坊將達到 1000 萬 TPS(大約每人每天 100 筆交易),即使每筆交易低至 0.001 美元,也是每天 10 億美元的收入。

當然,DA 收入只是 ETH 長期價值積累的一部分。另外兩個重要的考慮因素是發行和貨幣溢價。

Dankrad Feist:所有區塊鏈都存在價值積累問題,且沒有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執行層比數據層表現稍好,因為它們可以提取反映交易緊急程度的優先費用,而數據層僅收取固定費用。我對價值積累的答案首先是創造價值。在創造價值的同時,我們應最大化那些未來可能收費的機會。這意味著最大化以太坊數據層的價值,使以太坊整體價值提升,從而無需替代性數據可用性(alt DA);擴展 L1,使高價值應用能夠真正在 L1 上運行;並鼓勵像 EigenLayer 這樣的項目,擴展以太坊作為(非金融)抵押品的用途。

問題:如果以太坊的價格跌破某個水平,ETH 的經濟安全性是否會面臨威脅?

Justin Drake:如果我們希望以太坊能夠真正抵禦攻擊(包括來自民族國家的攻擊),高經濟安全性至關重要。目前,以太坊擁有大約 800 億美元的經濟安全性(slashable),這是所有區塊鏈中最大的(33,644,183 個 ETH 質押,當前 ETH 價格為 2,385 美元)。相比之下,比特幣的經濟安全性大約為 100 億美元(non-slashable)。

問題:What is the ticker?

Justin Drake:至少對我來說是 ETH。我也持有一些 BTC,主要是出於情感原因,作為一種收藏。

L2 方面

問題:關於 L2 互操作性,許多網站(例如 Aave、Uniswap)和錢包(例如 MetaMask、Trust Wallet)現在都有越來越長的下拉菜單來選擇不同的 L2 網絡,用戶體驗比較糟糕。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看到這些下拉菜單完全消失?

Vitalik Buterin:我希望鏈特定地址能夠減少在許多場景下對這類下拉菜單的需求。你可以粘貼一個類似 eth:ink:0x12345...67890 的地址,應用程序會立即知道你想與 Ink 交互,並在後端執行相應的操作。在許多場景下,這是一個更專注於應用特定的問題,需要找到最佳實踐,使用戶儘可能看不到這些複雜性。另一個長期可能性是更好的跨 L2 互操作性,使得更多 DeFi 應用程序只需在一個主要的 L2 上運行。

問題:鑑於以太坊社區的情緒,是否仍然堅信專注於 L2 解決方案是制勝之選?如果能夠回到過去,會做出任何改變嗎?

Ansgar Dietrichs:從長遠來看,Rollup 仍然是將區塊鏈擴展到全球經濟基礎層所需規模的唯一原則性方法。回顧過去,我認為我們在實現這一最終目標的路徑和中間用戶體驗上投入的精力還不夠。即使在以 Rollup 為中心的世界中,L1 仍然需要大幅擴展(如 Vitalik 最近所概述的那樣)。我們應該意識到,在推進 L2 工作的同時,繼續並行推進 L1 擴展路徑,會在過渡期為用戶提供更好的價值。

我的看法是,以太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遇到強勁的競爭對手,因此變得有些自滿。我們現在看到的更激烈的競爭凸顯了一些誤判,並迫使我們提供一個整體更好的「產品」(而不僅僅是理論上正確的第一性原理解決方案)。但沒錯,重申一下,某種形式的 Rollup 對於實現「擴容終局」至關重要。具體架構仍在演變——例如,Justin 最近的原生 Rollup 探索表明具體方法仍在變化中——但總體方向顯然是正確的。

Dankrad Feist:我在某些方面不同意這個回答。如果你將 Rollup 定義為僅僅是「DA 和執行的擴展驗證」,那麼它們與執行分片有何不同?實際上,我們更多地將 Rollup 視為「白標以太坊」(white label Ethereum)。公平地說,這種模式釋放了大量的能量和資金,如果我們在 2020 年只專注於執行分片,我們現在就不會在 zkEVM 和互操作性研究方面取得如此進展。從技術上講,我們現在可以實現任何我們想要的東西——一個高度擴展的 L1,一個更具擴容的分片區塊鏈,或者一個 Rollup 的基礎層。在我看來,以太坊的最佳選擇是將第一種和第三種結合起來。

未來計劃和討論

問題:在短期(小於 1 年)、1 到 3 年、4 年以上的時間表中,將為以太坊設計哪些類型的應用程序?

Ansgar Dietrichs:這是一個範圍很大的問題,因此我將給出一個(非常)部分的答案,著眼於更廣泛的趨勢。

我堅信,我們目前正處於加密歷史上的一個關鍵轉折期。我們正在走出一個長期的「沙盒」階段,在這個階段,加密貨幣主要專注於內部——構建內部工具、創建基礎設施、開發諸如 DeFi 等基礎模塊,但與現實世界的聯繫有限。所有這些都非常重要且有價值,但對現實世界的影響卻不大。

當前時刻既符合技術成熟度(雖然還有一些工作要做,但我們已經大致掌握瞭如何構建支持數十億用戶的基礎設施),也符合最大市場(美國)監管環境的積極轉變。綜合來看,我相信現在是以太坊和加密貨幣整體走出沙盒階段的時候了。

這一轉變將需要整個生態系統發生根本性的轉變。我遇到的對這一挑戰最好的闡述是 DC Posch 提出的「現實世界以太坊」願景:

目前,現實世界產品的主要類型是穩定幣(由於監管限制較少,它們起步較早),還有一些較小的「現實世界影響」成功案例,如 Polymarket。在短期內,我預計穩定幣將利用這一先發優勢,進一步擴大規模和重要性。

從中期來看,我預計現實世界的活動將更加多樣化:其他現實世界資產(如股票、債券以及任何可以上鍊表示的資產)。除了資產,我預測我們還將看到許多新型活動和產品(例如,將業務流程映射到鏈上、治理、進一步的新型機制如預測市場)。

所有這些都需要時間,但在這裡投入的精力將在長期內帶來回報。過於專注於繼續「沙盒」活動(例如,Meme 幣)可能會在短期內顯示出更多的吸引力,但隨著現實世界以太坊的起飛,可能會面臨被拋在後面的風險。

Carl Beekhuizen:總的來說,我們專注於擴展整個技術棧,而不是為特定應用進行設計。整體主題是擴展:我們如何在保持去中心化和抗審查的同時,構建一個功能最強大的平臺。

在短期內(<1 年),主要重點是推出 PeerDAS,這將使我們能夠大幅提高每個區塊中 blob 的數量。我們還在改進 EVM:希望我們能儘快推出 EOF。大量的研究正在投入無狀態性、EOF、Gas 重新定價、EVM 的 ZK 化(零知識證明化)等方面。

在未來 1 到 3 年內,我們將進一步擴展 blob 吞吐量,並推出一些前面列出的研究項目,包括進一步發展 zkEVM(零知識證明 EVM)計劃,如 ethproofs.org。

展望 4 年及以後,我們的設想是為 EVM 添加一系列擴展(L2 也會採用並獲得加速),blob 吞吐量將大幅增加,我們將在抗審查方面有所改進(例如通過 FOCIL),並通過一些 ZK(零知識證明)進一步加速一切。

**問題:**有這樣一種觀點,即有一天以太坊主網應該固化,創新應該在 L2 層面進行,但同時我們不斷看到新的研究(如 execution tickets、APS、一次性簽名等,以太坊基金會也在推動這些研究,這很棒,競爭環境在不斷變化,而且根據我的經驗,數字產品「永遠不會完成」。換句話說,在 Vitalik 的路線圖 /beacon 鏈實施之後,我們還需要進行調整的可能性有多大?

Vitalik Buterin:理想情況下,我們可以將可以固化的部分與需要不斷髮展的部分分開。我們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做到了這一點,通過執行 / 共識的分離(共識的推進更加大膽,包括 Justin Drake 最近提出的對 beacon 鏈進行全面升級的想法)。我預計這些規範會繼續發展。此外,我認為對於許多技術問題來說,已經看到了「隧道盡頭的曙光」,因為研究的步伐確實比大約 5 年前慢了,最近的焦點更多地放在了漸進式改進上。

問題Vitalik 在最近一篇關於 Verge 的文章中評論道:我們很快也將面臨一個決策點,即在以下三個選項中選擇哪一個:(i) Verkle trees,(ii) 對 STARK 友好的哈希函數,(iii) 保守的哈希函數。是否已經決定採取哪條路徑?

Vitalik Buterin:目前仍在討論中。我個人的印象是,過去幾個月裡,**氛圍略微傾向於 (ii),但尚未決定。**我還認為,值得在它們將成為其中一部分的整體路線圖背景下考慮這些選項。特別是,對我來說最現實的選項似乎是:

選項 A:

2025 年:Pectra,可能還有 EOF

2026 年:Verkle

2027 年:L1 執行優化(例如延遲執行、多維 Gas、重新定價)

選項 B:

2025 年:Pectra,可能還有 EOF

2026 年:L1 執行優化(例如延遲執行、多維 Gas、重新定價)

2027 年:Poseidon 的初始推。

2028 年: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無狀態客戶端。

選項 B 也與保守的哈希函數兼容;不過,在這種情況下,我仍然傾向於逐步推出,因為即使哈希函數的風險比 Poseidon 低,證明系統在開始時仍然會有較高的風險。

Justin Drake:正如 Vitalik 所說,目前仍在討論中。話雖如此,長期的基本面顯然指向 (ii)。事實上,(i) 不具備後量子安全性,而 (iii) 效率低下。

問題:VDF 方面最近有什麼進展?

Dmitry Khovratovich:2024 年的一篇論文揭示了候選 VDF MinRoot 的潛在攻擊,表明在多核機器上可以加速計算,打破了其順序性。目前缺乏高效且安全的 VDF 方案(高效性指能在小型硬件上計算,安全性意味著無法被加速計算),也缺乏可靠的 VDF 候選方案。因此,VDF 的研究和應用被暫時擱置。

**問題:是否有意願在明年將以太坊擴展 100 倍?**對協議中簡單參數調整的接受度如何?例如,將區塊時間縮短 3 倍、將區塊限制翻倍、提高 Gas 目標、增加 blob 數量等。

Francesco D'Amato將以太坊整體擴展 100 倍不現實,但認為與 4844 之前相比,blob 吞吐量擴展 100 倍是可能的。EIP-4844 已帶來約 3 倍擴展,Pectra 預計再帶來 2 倍擴展,Fusaka 目標為 4 到 8 倍擴展。這樣我們還需要再擴展 2 到 4 倍。我認為我們肯定有辦法實現這一目標。

問題:Fusaka &Glamsterdam 的升級具有哪些功能?

**Barnabé Monnot:Fusaka 似乎主要聚焦於 PeerDAS,這對於擴展 L2 至關重要,而且很少有人希望因為其他功能而延遲 Fusaka 的交付。**我個人非常希望在 Glamsterdam 中看到 FOCIL,以及 Orbit,這將為我們邁向 SSF(單槽最終性)鋪平道路。上述內容更側重於共識層(CL)和數據可用性(DA),但在 Glamsterdam 中,執行層(EL)也應努力推動 L1 擴展,目前有許多關於哪些功能集最適合的討論正在進行中。

問題:是否可以通過一項 EIP「強制」L2 採用第 1 階段(甚至第 2 階段)的去中心化(鑑於它們的去中心化進展緩慢)?

Vitalik Buterin:原生 Rollup(例如 EXECUTE 預編譯)在某種程度上做到了這一點。L2 仍然可以自由選擇忽略該功能並編寫自己的代碼,甚至加入自己的後門,但它們將能夠訪問一個簡單且高度安全的證明系統,該系統直接是 L1 的一部分,因此那些尋求 EVM 兼容性的 L2 很可能會選擇這一選項。

問題:Fusaka/Glamsterdam 之後,哪些研究可能會準備好進行開發的升級?

Toni Wahrstätter:**PeerDAS 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同時還有一些提案,如 EOF、FOCIL、ePBS、SECP256r1 預編譯和延遲執行等。**PeerDAS 現在已經準備好被納入 Fusaka 升級,並且對其緊迫性似乎已經達成了廣泛共識。上述提到的其他提案可能都是 Glamsterdam 升級的候選,但具體哪些 EIP 會被納入升級尚未最終決定。

問題:Vitalik 曾撰文在發生量子緊急情況下需要採取的擬議措施。那我們將如何確定我們處於量子緊急情況下?

Vitalik Buterin:現實中,結合媒體、專家意見和 Polymarket 的市場預測,關於何時會出現一臺「真正」的(即能夠破解 256 位橢圓曲線加密)量子計算機。如果時間線在 1-2 年內,那絕對算得上緊急情況;如果在 2 年左右,雖然不算緊急,但仍然緊迫到足以讓我們放下其他路線圖上的優先事項,先將所有抗量子技術整合到實時協議中。

問題:2025 年 L1 的 Gas 限制目標是什麼?

Toni Wahrstätter:對於 Gas 限制存在許多不同的看法,但歸根結底歸結為一個關鍵問題:我們應該通過提高 Gas 限制來擴展以太坊 L1,還是應該專注於 L2 並通過像 DAS(數據可用性採樣)這樣的先進技術啟用更多數據塊(blobs)?

Vitalik 最近發佈了一篇博客文章,討論了適度擴展 L1 的可能性,他列舉了提高 Gas 限制可能有意義的理由。然而,增加 Gas 限制也伴隨著權衡:更高的硬件要求;狀態和歷史數據增長;帶寬。

另一方面,以太坊以 Rollup 為中心的擴展願景旨在實現更大的可擴展性,而不增加節點硬件需求。像 PeerDAS(短期)和完整 DAS(中長期)這樣的技術預計將釋放顯著的擴展潛力,同時保持資源需求的合理性。

儘管如此,如果在 4 月的 Pectra 硬分叉後,驗證者將 Gas 限制推高至 6000 萬,我也不會感到驚訝。但從長遠來看,擴展的主要焦點可能會集中在基於 DAS 的解決方案上,而不僅僅是增加 Gas 限制。

問題:如果以太坊 beam 客戶端實驗(或無論它最終叫什麼名字)成功,並且在 2-3 年內我們有幾個可運行的以太坊 beam 客戶端實現,我們是否需要經歷一個階段,讓當前的 PoS 和 beam PoS 並行運行,並且兩者都能獲得質押獎勵,就像我們在 PoS 過渡之前經歷了一段時間的 PoW + PoS 並行那樣?

Vitalik Buterin:我認為我們可以直接進行即時升級。合併時需要兩條鏈並行的原因是:

  • PoS 整體未經測試,我們需要時間讓整個 PoS 生態系統啟動並運行足夠長的時間,以便有信心切換到它。
  • PoW 可能會發生重組(reorg),切換機制需要對此具有魯棒性。

而 PoS 具有最終性,並且大部分基礎設施(例如質押)會延續。因此,我們可以直接進行一次大規模的硬分叉,將驗證規則從信標鏈切換到新設計。也許在切換的精確時刻,經濟最終性保證可能無法完全滿足,但在我看來,這是一個較小且可接受的代價。

問題:以太坊基金會啟動了 2025 年 200 萬美元的學術資助計劃。具體哪些研究領域被優先考慮?基金會計劃如何將學術研究成果整合到更廣泛的以太坊發展路線圖中?

Fredrik Svantes:這裡有一個願望清單:

協議安全團隊感興趣的一些研究方向包括:

  • P2P 安全:我們發現的許多漏洞與網絡層的拒絕服務攻擊向量有關(例如 libp2p 或 devp2p),因此提高這方面的安全性將非常有價值。
  • 模糊測試(Fuzzing):目前我們正在對 EVM、共識層客戶端等進行模糊測試,但肯定還有更多領域可以探索(例如網絡層)。
  • 理解以太坊當前依賴供應鏈的風險。
  • 如何利用 LLM(大語言模型)提高協議安全性(例如代碼審計、自動化模糊測試工具等)。

其他

問題:你最想在以太坊生態系統中看到哪些應用程序?

Toni Wahrstätter:在我看來,以太坊上的應用開發者在識別用戶實際需求並滿足這些需求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即使 L1 或 L2 可能尚未完全準備好支持某些應用。我特別關注那些將自我託管與隱私結合的應用,目前已經有一些非常棒的解決方案。兩個突出的例子是 Umbra 和 Fluidkey,它們都利用隱形地址為日常用戶交互帶來更多隱私。此外,像 Railgun、Tornado Cash 和 Privacy Pools 這樣的應用通過增強鏈上隱私提供了重要價值。回到你的問題,我希望看到更多錢包將隱私作為默認設置,而不是讓用戶主動選擇,同時仍然保持優秀的用戶體驗(這比人們想象的要難)。

問題:不擔心大公司接管以太坊的風險嗎?

Vitalik Buterin:是的,這絕對是一個持續的擔憂,我認為以太坊基金會的角色應該是積極應對這些風險。**目標是保持以太坊的中立性,而不是以太坊基金會的中立性——通常兩者是一致的,但有時會出現不一致,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我們應該優先考慮前者。**目前我看到的主要風險集中在 L2 和錢包層,以及質押和託管服務提供商。以太坊基金會最近已經開始介入前兩個領域,推動互操作性標準的採用。話雖如此,我們絕對有機會更積極地降低風險,並且我們正在探索各種選項。

問題:為什麼以太坊基金會(EF)總是如此不透明?對社區的透明度和問責制少得可憐。

Justin Drake:您想知道什麼?以太坊基金會研究團隊每年有兩次 AMA,並且在 Research.Ethereum.Foundation 上提供 40 位研究人員的完整列表。我們的研究是在公開的,例如在 Ethresear.ch 上進行。

問題:對硬件錢包的未來有何看法?

Justin Drake:在未來,大多數硬件錢包將運行在手機 Enclave 中(而不是像 Ledger USB 那樣的獨立設備)。通過賬戶抽象,已經可以利用像通行密鑰這樣的基礎設施。我希望在十年內能看到原生集成(例如在 Apple Pay 中)。

Vitalik Buterin:硬件錢包需要在幾個關鍵方面「真正安全」:

  1. 安全硬件:基於開源且可驗證的硬件堆棧(例如參見 IRIS)構建,以降低以下風險:(i) 故意設置的後門;(ii) 側渠道攻擊。
  2. 接口層安全性:硬件錢包應提供足夠的交易信息,以防止連接的計算機欺騙你簽署你並不想簽署的內容。
  3. 廣泛可用性:理想情況下,我們可以製造一種設備,它既是加密貨幣硬件錢包,又是適用於其他用途的安全設備,這將鼓勵更多人真正購買並使用它,而不是忘記它的存在。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