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家聊下喫苦這個話題
中國孩子應該從小聽到大的一句話叫“喫得苦中苦 方爲人上人”,在長大接觸到更多自媒體和信息流之後聽到的又全是“如果你喜歡喫苦 那就只有喫不完的苦”,往上對於喫苦的定義好像都非常極端,兩極分化嚴重。
以我自身經歷來講,普高名校刷題到凌晨五點起來的實驗班和隨意化妝戀愛的私人教學國際學校我都讀過;工作方面小黑工做過,正兒八經負責某塊業務有自主權的也幹過。
綜合來講,可謂是有過“喫得苦中苦”的經歷,也有別人眼裏閒散的“反喫苦”時光。@hoidya_ 曾經就問過我,爲啥我好像某一段時間忙到他都無法想象我是怎麼度過的,另一段時間好像又chill到完完全全的閒雲野鶴狀態。
確實是這樣,在遇到一個不錯的機會的時候,哪怕再忙再累,我好像也會push自己堅持住去做好,前提是這個機會有成長空間,包括金錢,經驗,門檻,自由度各個方面;這樣的“喫苦”才是有意義的,也是爲什麼我會在邊修雙學位,邊保獎學金,邊兩地幾乎全職辦公和上學,且完全是我沒做過的行業。我一直鼓勵大家在畢業前最好有過至少一到兩段完整的工作經歷。
那哪種苦是沒苦硬喫呢?比如小黑工,比如在經濟能承受的範圍內,爲了省錢自己親力親爲去做很多事然後把自己累到,影響到做別的更重要的事情的狀態(例如搬家,例如通勤等等)。我不是站在一個自以爲高高在上的視角,不接地氣的judge,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楚和做某件事的原因。這裏的沒苦硬喫也
查看原文中國孩子應該從小聽到大的一句話叫“喫得苦中苦 方爲人上人”,在長大接觸到更多自媒體和信息流之後聽到的又全是“如果你喜歡喫苦 那就只有喫不完的苦”,往上對於喫苦的定義好像都非常極端,兩極分化嚴重。
以我自身經歷來講,普高名校刷題到凌晨五點起來的實驗班和隨意化妝戀愛的私人教學國際學校我都讀過;工作方面小黑工做過,正兒八經負責某塊業務有自主權的也幹過。
綜合來講,可謂是有過“喫得苦中苦”的經歷,也有別人眼裏閒散的“反喫苦”時光。@hoidya_ 曾經就問過我,爲啥我好像某一段時間忙到他都無法想象我是怎麼度過的,另一段時間好像又chill到完完全全的閒雲野鶴狀態。
確實是這樣,在遇到一個不錯的機會的時候,哪怕再忙再累,我好像也會push自己堅持住去做好,前提是這個機會有成長空間,包括金錢,經驗,門檻,自由度各個方面;這樣的“喫苦”才是有意義的,也是爲什麼我會在邊修雙學位,邊保獎學金,邊兩地幾乎全職辦公和上學,且完全是我沒做過的行業。我一直鼓勵大家在畢業前最好有過至少一到兩段完整的工作經歷。
那哪種苦是沒苦硬喫呢?比如小黑工,比如在經濟能承受的範圍內,爲了省錢自己親力親爲去做很多事然後把自己累到,影響到做別的更重要的事情的狀態(例如搬家,例如通勤等等)。我不是站在一個自以爲高高在上的視角,不接地氣的judge,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楚和做某件事的原因。這裏的沒苦硬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