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社交发展史:从代币激励到注意力主权的探索

探索Web3社交的机遇与使命

近期Web3领域充满了争议,有人认为它就是一个大型韭菜场。然而在我看来,Ponzi模式是一种中性的融资技术,是为了项目最终成功的手段。无论是DeFi、社交还是其他赛道,都有持续奋斗的builder。只要前进的步伐未停,Web3革命就未失败。所有科技创新都是涌现式发生的,一个短期低谷不足以否定行业前景。我们相信加密的力量,期待去中心化的未来。

本文将梳理近8年Web3社交领域的发展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并探讨潜在机遇。Web3社交虽未成熟,但成果可圈可点。不同人对Web3有不同期待,有人希望更好体验,有人需要保护数据主权。随着技术进步、门槛降低,真正的产品涌现或许就在此时此刻。

深入探索Web3社交的机遇与使命

Web3社交的底层需求理论

成功产品建立在坚实需求之上。为打破"Web3就是割韭菜"的偏见,需从根本上证明社交对Web3的需求。

人是社会动物,有社交需求。这已被社交产品反复论证。人需要与他人建立链接,通过链接感知他人情绪态度,获得反馈修正自我。这种需求如同吃饭呼吸,是进化史刻入基因的。简言之就是链接、心智解读和自我协调。

持有代币是全新的链接方式。开放可验证的数据库扩大了链接获得的信息维度。新的信息环境会孕育新的社交关系和交互方式。

互联网社交行为动机可归结为:自我展示、情绪宣泄和寻找认同。相比线下,互联网通过多媒体创造了更多社交场景。从论坛到即时通讯,再到社交媒体,新场景包含不同人际网络、内容和呈现方式,造就一批成功项目。

规模经济是互联网社交显著特征。无法在特定人群和目的下建立规模经济的社交项目难以生存。相比百万并发的Web2巨头,Web3社交规模甚微。规模决定社交天性和动机能否更好实现。没有规模如何帮用户拓展关系、实现展示、达到共情?

Web3的发展方向是可信开放数据环境支持的产业生态,以及代币支撑的金融环境。这种环境如何孕育新产业格局?跨数据库、组织的底层信息支持,自由选择前端的可组合社交界面是Web3社交独特优势。代币是Web3典型特征,用社交支持代币发行,以代币量化权利互动为核心组织社交关系是Web3社交独特应用场景。

近年来,Web3行业为在局部社交市场获得规模优势,费尽心机。

深入探索Web3社交的机遇与使命

Web3社交的发展脉络

Web3环境为创业者提供优势,社交项目呈现两个发展趋势:

  1. 发展去中心化社交技术标准
  2. 用社交建立代币共识

去中心化社交技术标准的竞争

如果认为人是社会动物,信息输入决定人的本质,那互联网社交平台权力就极其巨大。将这股权力交给公司和政府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失去社交信息主权就丧失了认知和选择自由。剑桥分析公司主导的Facebook信息泄露门表明,我们的意志很容易被操纵。我们和后代需要掌握自己的数据主权。因此,去中心化社交技术解决方案是刚需。

实现去中心化社交,必须在通讯协议、数据和应用上突破。区块链达成共识的通讯技术不一定适用于去中心化社交。在STEEM经验基础上,Bluesky、Nostr、Lens、Farcaster等新项目都给出了去中心化社交协议。通过放弃部分数据去中心化属性,所有协议都有长足进步。模仿Web2社交工具不再是问题,甚至因去中心化,用户自主性更强。用户有权维护系统内自己的无形资产。但Web3业务面临巨大规模劣势。

技术不是问题。如何突破规模经济劣势,是所有方案面临的挑战。为突破劣势,代币激励短期内成为大多数项目最直接手段。

代币激励革命遇阻

代币诞生如同打开潘多拉魔盒。Web3用户被迫面对复杂金融环境。对项目方而言,代币可用用户欲望充当补贴,降低运营成本。

代币激励在社交环境下面临两大困境:

  1. 社交内容主观价值难判断,代币激励有效性存疑。

  2. 代币激励面临女巫攻击。

这两个问题至今未彻底解决,以STEEM为例说明。

STEEM blockchain是Web3社交先驱。其理念和结构设计至今被模仿借鉴,孕育出一批区块链应用团队和项目。2016年,STEEM在代币激励内容、真人策展、数据可用层、账户分层安全等方面创新。

基于STEEM的应用是社交媒体,内容质量由代币质押权重的用户决定。项目初期,创始团队在声誉和质押数量上绝对优势。基于代币质押权重的内容生产和过滤推荐有效。巨大财富效应引来女巫,但STEEM的代币质押包含惩罚权力,可一定程度免疫女巫攻击。

这种有效性建立在资产权力中心化和共识坚固基础上。当创始人BM出走,团队分崩离析,项目卖给孙宇晨后,发生共识崩塌。前期,共识崩塌导致更多人选择女巫攻击获利:持币用户相互点赞,代理挖矿横行。后期,当算法推荐和AIGC成熟,基于代币加权投票的内容生产和推荐系统就该退出历史舞台。现在顶流社交媒体已做到用户内容千人千面,这种精细化内容精选是人力资源+单纯依靠内容标签排序推送无法企及的。

STEEM之后many项目用发行代币加速平台规模扩张,如Torum、BBS等。后期也有Lens protocol那样用预期白嫖的。这些激励违背社交"非金钱回报"要素。实验表明:外部物质回报会降低内在心理回报,让社交内容掺杂非社交内容。社交链接是信息通道,社交平台价值在于汇总通道内信息。这种掺沙子的激励导致社交效率变低。让本就信息匮乏的信道面对更多噪音,没落顺理成章。

Farcaster上的Degen,部分代币通过打赏送出。这是用Meme代币激励社交项目Web3独有金融功能(非内容创作或推荐),通过引入加密社交金融属性,创造财富效应,引发生态繁荣。一个平台只能有一个代币,但可以有无数Meme代币。Meme代币可以失败,但平台代币不行。用Meme代币助推社交项目,将成为更优越的代币激励平台技巧。Degen财富话题配合Frames创新可能性,让越来越多建设者参与Farcaster,引发生态繁荣。这是一场经典运营战役。这场运营带来的生态涌现不可忽视。目前生态已产生NFT存钱罐、各式流媒体、发射平台等工具。虽然未发现Farcaster突破Lens业务边界(当前行业瓶颈)的迹象,但这种涌现值得关注。

深入探索Web3社交的机遇与使命

内容自主革命阶段性挫折

Web3主打去中心,放在商业里就是去垄断。

Web3社交起点应在2016-2017年。那时Web2社交产品已发展如火如荼。在上两个周期,社交项目都在打内容自主叙事。各种项目尝试做内容"上链",并在此基础上做内容资产化工作。

2016年诞生的STEEM,因团队分崩离析,开发进度落后。虽然上线时已实现内容上链,但无EVM环境,无法运行智能合约,在2020年DeFi summer后逐渐掉队。内容上链头把交椅让给了Mirror。Mirror卖点在于提供友好文字内容编辑环境。用户可用钱包签名发布内容。内容上链、无人可篡改。其他用户可订阅关注某账号。并可将内容铸造成NFT,在NFT市场交易。目前该项目持续运营,流量有所下降,但一些Degen玩家依然用它发布内容,展开内容NFT铸造活动。

Mirror是优秀Web3产品,设计贯彻极简主义精神,将可信开放数据库用到极致。任何人可通过钱包签名对互联网内容数据确权。确权后内容可发行NFT,在EVM环境NFTfi下交易。Mirror用户流失本质是1,相对传统Web2内容运营商,不仅运营能力不够,而且本来文字内容,尤其长篇大论,就缺乏流量,是垃圾文化时代弃子。同期,也有项目从声音和视频着手做内容上链。不谈内容激励无效,超大数据量就让项目运营成本难以为继。做内容生意,就是做媒体。要么有好内容吸引用户,要么有庞大用户,吸引好内容。单纯给出技术解决方案无法成为生意。

2013年底,又有基于内容的项目横空出世。Bodhi,也是极简主义产品。Bodhi受Friend tech启发,不再按统一价格铸造关联内容NFT,而是采用bonding curve技术分价格销售,销售越多价格越贵。还有将CloudBit这样强行把Web2内容复刻在区块链上,生成NFT资产。类似项目还有不少,都试图将内容转变为可确权资产。但他们无法改变的是,互联网时代,内容可以确权,但内容承载信息却很容易转移。甚至直接盗取内容、侵权的情况下,内容上链对提高违法成本于事无补。因此,直接以内容为价值锚发行资产暂时还没有很好案例。

让市场对内容资产化不敏感的另一原因,还是时间不对。虽然理性告诉我们个人信息价值昂贵,但用户其实并不那么在意自身内容主权。

注意力主权的新征程:内容推荐系统的发展

STEEM的出现,鼓励和启迪了一批区块链项目。STEEM主要创意之一,是用代币质押数量加权的投票为内容排序,建立列表。这种创意随后被不同项目反复借鉴。

一个更倾向于内容推荐的项目:Yup,以社交插件形式存在。通过发行代币,激励用户通过这个Web3插件与内容互动。利用这些互动信息,加上代币质押权重,将其他Web2平台上内容复置,重组在自己列表下。

Wormhole3也是内容推荐类型插件。不同于Yup,它支持用多种代币作为内容推荐激励。整个激励过程完成代码实现。不同激励代币在Wormhole3官网上拥有独立标签列表,实现内容推荐多元化。在Wormhole3模型里,假设持有不同代币的人属于对应社群,代币质押数量决定其在社群频道内话语权。一部分代币分配权力也由话语权控制。

包括Matters、Torum、BBS、币乎等一系列做以代币激励内容列表式推荐的项目,纷纷走向失败。本质在于通过代币激励的列表式推荐无法捕获注意力。在注意力市场里,上一代简单排序+标签分类的内容推荐已很难与智能算法内容推荐相抗衡。而作为广告系统,Web3项目为追求去中心、程序化,未成熟算法对广告位定价其实

STEEM2.47%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3
  • 分享
评论
0/400
Metaverse Hobovip
· 13小时前
搞这么复杂干啥,韭菜还是韭菜
回复0
Altcoin马拉松vip
· 13小时前
在web3马拉松中又一英里……早期建设者 = 未来赢家,不能不说
查看原文回复0
幻想矿工vip
· 13小时前
韭菜真能做中性词吗?别自欺欺人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