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山寨幣ETF熱潮來襲:加密市場迎來新格局與機遇
山寨幣ETF熱潮來襲:加密市場新格局
前言
2024年1月11日,現貨比特幣ETF在華爾街首次亮相,開啓了加密貨幣投資的新紀元。僅僅18個月後,加密市場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目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面臨着72份加密ETF申請的審核壓力,這個數字還在持續增長。
從Solana到狗狗幣、XRP,再到PENGU,各大資產管理公司正爭相將各種數字資產打包成受監管的投資產品。業內分析師認爲,大多數申請獲批的可能性高達90%或更高,這預示着加密投資產品即將迎來史無前例的擴張。
比特幣ETF的成功
要理解山寨幣ETF的重要性,首先需要了解現貨比特幣ETF的驚人成功。在短短一年內,比特幣ETF吸引了1070億美元的資金,成爲有史以來最成功的ETF發行。截至目前,其資產規模已達到1330億美元。
某大型資產管理公司的比特幣ETF單只產品就持有價值超過740億美元的694,400枚比特幣。所有ETF合計控制了123萬枚比特幣,約佔總流通量的6.2%。
這一成功證明了通過傳統投資工具獲得加密資產敞口的需求是真實且巨大的。機構投資者、散戶投資者,幾乎所有類型的投資者都在尋求加密貨幣投資機會。
爲什麼需要ETF?
雖然投資者可以直接在加密交易所購買山寨幣,但ETF提供了一種更爲主流和受監管的投資方式。ETF的推出標志着加密貨幣獲得了更高的市場認可度。
加密ETF允許投資者通過常規經紀帳戶像交易股票一樣買賣數字資產,無需設置復雜的加密錢包或處理區塊鏈技術細節。這大大降低了普通投資者參與加密市場的門檻,同時也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和流動性。
山寨幣ETF申請潮
目前,多家知名資產管理公司已提交了Solana ETF的申請,分析師認爲獲批幾率高達90%。此外,XRP、Cardano、萊特幣和雪崩等加密貨幣的ETF申請也在審查過程中。甚至連狗狗幣和PENGU等模因幣也有相關ETF申請。
這波申請潮的背後是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新一屆政府對加密貨幣的友好態度,監管環境的明朗化,以及機構投資者對加密資產日益增長的需求,都爲山寨幣ETF的興起創造了有利條件。
經濟現實
盡管比特幣ETF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早期分析表明,山寨幣ETF的接受度可能會有所不同。有專家預計,山寨幣ETF的總流入量可能在幾億美元到10億美元之間,遠低於比特幣ETF的成就。
以太坊ETF的表現進一步凸顯了這種差距。盡管是第二大加密貨幣,以太坊ETF在231個交易日內僅吸引了約40億美元的淨流入,僅爲比特幣ETF成就的3%。
質押:改變遊戲規則的因素
與比特幣ETF不同,部分山寨幣ETF可能會通過質押獲得額外收益。SEC最近的政策變化爲ETF質押其持有的資產並向投資者分配收益打開了大門。
例如,以太坊質押目前的年化收益率在2.5-2.7%之間。扣除ETF費用和運營成本後,投資者可能獲得1.9-2.2%的淨收益率。這爲ETF發行人創造了新的收入模式,也爲投資者提供了新的價值主張。
然而,管理質押加密資產的ETF面臨着多重挑戰,包括流動性管理、技術風險和安全問題。
費用競爭
大量的ETF申請幾乎必然會導致費用競爭。當衆多產品爭奪有限的機構資金時,定價成爲主要的差異化因素。一些發行人甚至可能利用質押收益來補貼管理費,推出零費用或負費用產品以吸引資產。
這種費用壓縮雖然有利於投資者,但也給發行人的盈利能力帶來了壓力。預計市場將經歷一輪整合,只有規模最大、效率最高的運營商才能生存下來。
結語
山寨幣ETF的興起正在改變人們對加密投資的看法。不同的加密貨幣正被定位爲具有不同用途和風險特徵的投資選擇。這種多樣化可能會吸引更多投資者進入加密市場。
然而,這也引發了一個問題:這種主流化是否真正創造了價值,還是僅僅將投機包裝成了監管認可的形式?答案可能因人而異,最終將由市場來決定。
無論如何,加密ETF的發展正在深刻地改變着加密貨幣投資的格局,爲這個新興市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